而容辞也是用的这理由来糊弄母亲的,为了让她放心,还隔三差五的送信回去,告诉她自己现在过的不错,请她不要忧心。
前天不是才送了来吗?昨儿除夕,府里肯定忙成一团,怎么抽得出空来。
容辞有些失望:若是能把母亲接过来一起团圆,那该有多好啊。
这事不可操之过急,起码得等这孩子落了地,再也不会露出破绽再说还有,姑娘你得做好准备,即使生下孩子,咱们也只能说是你抱养来的,可能一辈子也不能让人知道他的身世。
容辞默默的点了点头:我不是三岁小孩子,自然知道分寸
两人都因为提起这个有些沉默,容辞便想说点高兴地:正月十五放花灯,我可以上街去看看吗?
这里哪来的街?你不会想回京城吧?
当然不是,京城里遍地都是熟人,元宵节当天好多公子小姐都会出门看灯,万一哪个认出了她,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这里离平城县更近,我想去那边看看。
李嬷嬷想了想:这也不行,你这都七个月了,灯会那么挤,伤到了可怎么办?
看容辞被驳的满脸失望,又犹豫的说:十五人多,到十六灯会可能还没全散,逛的人也少些了
那我十六去也行!她立刻接道。
李嬷嬷见她这么期待,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击她了。
*
过了年容辞就算是满十五岁了,她过去一年过的实在是一言难尽,各种倒霉事都碰上了,今年也不知是不是李嬷嬷病急乱投医烧的香烧对了,容辞莫名的感觉这一年应该格外顺遂。
这十五天什么坏事也没发生,顾府的人没来打扰,胃口越来越好,腿脚抽筋也不算严重,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李嬷嬷摸着却说胎位正的很,孩子长得不大不小刚刚好,应该能足月平安生产。
苦难的日子格外难熬,开心的日子却像流水一样过得飞快,容辞还什么都没觉出来呢,就已经吃了元宵过完了正月十五。
一到十六下午,容辞便开始准备路上要用的东西,带上茶水、点心、披风,想了想又加上一幅帷帽。
虽然时下女子上街并不需要特意遮面,但她就怕万一运气不好,在平城都能撞上熟人,那带上这个也能防备不时之需。
李嬷嬷见她还没忘了这回事,也只能无奈答应了,想着自己老胳膊老腿,就算出了事也帮不上忙,反而还要别人伺候,就决定自己不跟着拖后腿了,只让她带了相较稳重一些的敛青,又吩咐温平和李慎寸步不离的跟着她。
容辞知道这两人一个年纪大一些心眼也多,样子虽粗犷但心思细腻;另一个年少力壮忠厚老实,两人一起跟着去她也很放心。
举荷虽没能一起去,但现在也来帮着一起往马车上放东西,她搬了一趟回来,随口道:隔壁怎么吵吵嚷嚷的?自从他们主人走了之后,不都跟哑巴似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么?连过年都没放鞭炮,怎么现在倒
第36章 晋江独发
东西都收拾好了,容辞与敛青便坐上马车,准备出发。
李慎和温平坐在车厢外,正准备赶车,就见谢园大门敞开,几人正骑着马往这边来。
谢宏眼尖,先看到了隔壁门口的马车:哎?那不是温夫人家么,她也要出门么?
又对着谢睦道:先不管了,咱们快些出发吧?晚了可能就赶不上了。
谢睦却没动,只是看了一眼容辞她们的方向。
赵继达眼珠动了动:要不咱们去问问他们要去哪里吧?一个月没见了,好歹要打个招呼。
这次谢睦倒是同意了,几人驾着马跟上了马车,赵继达看了谢睦一眼,满脸堆笑的问道:夫人,您这是要往何处去啊?
容辞听到声音,撩开帘子,奇道:竟真的是你们,我们这是要去逛灯会呢,你们呢?
赵继达立马喜笑颜开:这不是巧了吗?我们也是啊!
容辞有些意动,然后又觉得不妥:咱们肯定不同路,我是要去逛平城的灯会,你们不是要回京城么?
谢宏也觉得实在巧合,扭头插言道:夫人,我们刚刚从京城出来,就是想去平城的,只是在园子里歇歇脚罢了。
容辞暗想自己不回京里是因为有难言之隐,这几人正月里刚过完元宵节,大老远跑去那边作甚?
虽觉得有些蹊跷,但她因为自己本身有诸多不可对人言之事,遇上旁人的**也就不想多问,闻言只是点头:那各位就快先行吧。
谢宏早就坐不住了,听这话刚想纵马而去,却见谢睦罕见的开了尊口:既然是顺路,何不同行?
温平并不知这几人的渊源,本在一旁看着没吱声,此时却突然有了警觉,抢先道:这位公子,您骑着马,我们驾马车,你们肯定比我们快,还是不拖累你们了。
这可不一定谢宏刚才在琢磨谢睦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时倒不服气的出来反驳了:过一段就要走山路了,是骑马还是驾车不都一个速度吗?
谢睦当做没听见两人的对话: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