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位何夫人英年早逝,没有福分享有徐太后半分的荣耀。
这样的事情是后宅里常见不鲜的何夫人生了长女几年后就病逝了,这位长女随即由李氏抚养成人,认李氏做亲生母亲。而且话又说回来,若不是因着养在李氏膝下还得了个嫡出的名分,她就没有资格嫁入皇室,即便先帝当年只是个最不起眼的小皇子。
可谁都没想到,这位有幸嫁入皇室的女子,最终能够母仪天下这一点,连李氏都没有想到。
四十多年前,先帝不得父皇的看重,甚至曾跟随其母住在冷宫里。徐家那时候声名显赫,李氏将女儿嫁给先帝,可不算是什么好买卖,充其量是高不成低不就。至于最后先帝赢了天下,那只是徐家押的好几个筹码中有幸命中的一个。
徐氏做了皇后,如今还做了太后。
徐家真是有福气啊。
何夫人也真是可怜啊。
在和薛姨娘一众无休无止的争斗中,傅锦仪从来没有心思追问上一辈的事情。但直到今日
何夫人死因并不简单,表面上人尽皆知的被另一位宠妾推进水塘里淹死的事实,只是欲盖拟彰。
花朝这句话,没有半分疑虑,是非常笃定的态度。
花朝是暗卫出身,多少年在徐策身边负责搜罗敌情等消息,专攻此道。她能够下定论的事情,傅锦仪不需要怀疑。
傅锦仪微微惊愕地看着手上的这张纸。
何夫人的死因并非是李氏宣称的那样吗?
何夫人与李氏情如姐妹,也是刻意编造出来的谎言。曾查到当年线索已经能够肯定李氏与何夫人并不和睦,而何夫人出事当日,除了那位被指认为凶手的宠妾被老国公当场捉拿,另有李氏在场。不能排除李氏操纵一切的可能性
傅锦仪来来回回地念了两遍。
花朝的意思并不复杂,以她一个暗卫的眼睛观察,当年的事的确有蹊跷,何夫人是溺水暴毙的,被拿住的那位宠妾被李氏指正为真凶,而很多人忽视的是,当时李氏同样在场。
如果推了何夫人的不是那位因罪被杀的宠妾,而是李氏呢。
第六十章 再进宫
这是一个没什么根据的怀疑,因为人人都知道,何夫人是李氏的嫡亲表姐,还是李氏千恩万谢地请进府里帮她的人,两人互相扶持多年。
而那位宠妾,也是有几分名声,她曾是老国公最喜欢的女人,也正是她将郡主之尊的李氏压得抬不起头。可惜的是,她就算被何夫人夺走了国公爷的心、又被李氏做主夺走了性命,却仍然不能改变李氏凄凉的命运。她和何夫人两位宠妾一前一后身死,这之后老国公竟又爱上了第三位女子,自始至终没有看一眼正妻李氏。
李氏机关算尽都没得到她想要的。
但大家都还记得,何夫人和那位宠妾为了争宠曾针锋相对。何夫人被那位宠妾推进水塘里溺死,简直合情合理。
若有人无缘无故地怀疑李氏身上不干净,这可就太牵强了。
但花朝有了另外的发现。
老太君李氏和咱们家的太夫人一样,信佛。在两位宠妾相继过世后,老太君曾请了和尚至府上做了七天七夜的大法事并焚烧符纸为过世之人超度。当年经历过这件事的人,或是过世,或是被遣送发卖等,无一幸存,再无对证。但是当年向晋国公府高家卖出符纸的和尚还活着,经这位和尚的口得知,李氏为何夫人焚烧的符纸并非祈福,而是镇鬼。
镇鬼?
花朝所写的内容让傅锦仪越发惊叹了。
她还真是不得不佩服花朝这样的暗卫!他们思考事情的方式和常人太不一样了!常人想查一件事,一定是顺藤摸瓜,找到当年所有经历过、见证过的人。因时隔久远、或许是其他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当年知道何夫人出事的人都没了。这种时候想查下去,就该寻找这些人被发卖的下落,寻找他们活着的可能。
花朝却没往这上头费劲,而是去寻找当年卖符纸给李氏的和尚!
她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寻常人都想不到,这人都死了,做法事的符纸又能看出什么门道?!
可花朝偏偏猜出来了,最后还让她猜对了。
镇鬼的符纸
傅锦仪从前不懂,现在诚心学佛,倒是知道了些皮毛。她知道,符纸有祈福的就有镇鬼的,祈福是想要保佑一个人的灵魂,至于镇鬼,呵,少数是真有鬼,多数是被逼成的厉鬼。
李氏镇鬼,是因为她害怕。
李氏若是当真无辜的话那她又怕什么呢?
唯一的解释是她并非无辜,在何夫人的死因中,她难辞其咎,所以她怕死了的何夫人。
李氏出身皇族,她做出来的事情,有着太多李家人的痕迹。她不会留下活口,不会留下漏洞,但任何做了手脚的事情,理论上都能找出漏洞。
花朝能找出来还真是不容易。
若是她按着寻常的办法摸下去,费尽心神去查当年那些仆从们的下落,莫说一两个月,就算一年两年,她都不一定能找到一个活人;就算找到了,在李氏的精心筹谋下,谁知道那个人会不会吐出一句有用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