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姐,你看那边有只鸟。沈宜红一出了门,就显出对外面一切事物的好奇,不时地找话跟沈宜织说。
哦。沈宜织随便看了一下,挺漂亮的。据宝兰说,沈宜红从前可没跟她亲近过,现在突然这样,不知道有什么目的。
沈宜红到底年纪还小,到这会儿已经有点沉不住气了,放下帘子,转过来靠到沈宜织身上:姐姐,一会儿去了外祖家要怎么做?我心里害怕呢。
这马车很小,四个人挤在一起,沈宜织想避都避不开,只好由着沈宜红往她身上蹭,把她的衣裳蹭出些褶子来,随口回答:我也没去过,心里也怪紧张的。
沈宜织身上的衣裳是沈宜春的衣裳改的。四个姑娘里只有她没有新春装,现做又来不及,只得拿沈宜春一套多余的春装改小些给她穿了。料子自然是好的,只是仓促间改过,并不十分合身。
白姨娘得宠,沈宜红的衣裳自然多,今日特地穿了件桃红色新春衫,衬得一张小脸白嫩嫩的。她蹭了几下,索性捉住沈宜织的衣角,拿手指*着,小声道:姐姐,你说太太为什么带我们来外祖家呢?
宝兰看得额头上青筋直跳。要*为什么不搓自己的衣角,为什么要拿着我们姑娘的衣裳折腾!
沈宜织微微笑着,示意宝兰不要动。白姨娘一定也在这几天琢磨过王氏带她们出来的用意,而且多半是想到了这是要给她们找婆家。不过白姨娘的想法显然跟她不同,估计是觉得只要把她踩下去,沈宜红就是最出众的,就最有机会被人看中。这么说,是不是白姨娘得到了一些她没得到的消息呢?比如说,王氏究竟要带她们去见什么人。
妹妹若想知道,为何不去问太太呢?
沈宜红眨眨眼睛:妹妹不敢要不然二姐你去问问好吗?
好呀。沈宜织答应得十分痛快,宝兰,一会儿马车歇下的时候你就去见太太,说四妹妹想知道太太为什么
哎!沈宜织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沈宜红一脸的不悦,二姐你怎么说是我问的?
难道不是妹妹问的?
沈宜红涨红了脸:难道二姐姐你不想知道?
沈宜织悠然回答:我不想。
沈宜红被噎住了,直直地瞪了沈宜织半天,勉强挤出个笑容:那,那妹妹也不想知道了。说完,继续靠在沈宜织身上揉搓她的衣裳。
脸皮真够厚的!沈宜织在心里说了一句,没推开她,只是靠着马车打起盹来。沈宜红这么做,倒还省了她的事,本来她就不想出头,现在只要等着沈宜红去争出风头就行了。
拜沈宜红的努力所赐,马车到达王家的时候,沈宜织的衣裳已经满是褶子了。
王家到底是数代经商,不只钱比沈家多,宅子也比沈家大,就是花园子里也有几棵老树,比沈家少了几分暴发户气质。
王家总共四个儿子,如今老二一家在外头开了商号的分号,所以不在家中,只送了寿礼回来。其余三个儿子倒都在,加上儿媳妇和一群孙子孙女,沈宜织一进堂屋险些花了眼。
王氏倒是激动得有些眼圈湿润:父亲,母亲!一向不见,身子可还好么?
王老太爷鬓发花白,干瘦的手掌里转着两个硕大的玉石球,对女儿并不怎么上心,随便答了几句就打起呵欠来。王老太太胖些,见了女儿倒是极高兴的,拉了手嘘寒问暖,又叫沈宜秋姐妹上来,当场从头上拔下两根珠钗来给外孙女插到头上。足足说了半天,才想起来:不是说还有两个丫头么?
沈宜织还没动呢,沈宜红就从她身边抢了过去,跪到蒲团上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外孙女儿宜红,给外祖、外祖母请安。祝外祖、外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动作够快,果然是有备而来!
沈宜织等她把话都说完了,才慢悠悠过去:宜织给外祖外祖母请安。她是真不想跪呀,这万恶的旧社会!
哟,这位妹妹的衣裳是怎么了?怎的皱成这个样子?王家二老还没叫起身呢,旁边就传来一个带笑的声音,不高,可是话里满满的嘲讽毫不掩饰。
沈宜织抬头看了一眼,是个穿鹅黄绣兰花长袄的少女,一张满月脸颇得王家真传,站在王家长媳周氏的身边。
嘻嘻,怕是在马车上滚过的吧?另一个翠绿衫子的女孩不待沈宜织说话就掩着嘴笑了起来,还不忘讨好地看了鹅黄衣裳的少女一眼。
王氏沉了沉脸,瞪了沈宜织一眼:还不快去换件衣裳!这般就来给你外祖请安,真是不敬!
王老太太摇了摇手。她刚才一直在打量沈宜织和沈宜红,这时候才慢慢地说:都是一家人,哪里来的这许多讲究,都起来,让我看看。
沈宜织低头装呆,任由王老太太打量,只觉得那在脸上刮过去的目光跟屠夫挑选要宰的猪一样,越发觉得没有什么好事。好在王老太太只看了一会儿就松开了手:都是花朵一样的孩子,倒叫我不知道夸哪个的好。从手腕上褪下两个翡翠镯子,一人一个,算是外祖母的见面礼。都远道而来的,看这两个孩子柳条儿似的,怕吃不住辛苦,都回房去吧,饭也叫他们端到房里,不用出来再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