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这事儿不是正在按您的想法顺利进行吗?”梁九功左思右想还是摸不清康熙究竟在焦虑什么, 按捺不住好奇心小声的询问。
“的确是按着朕的心思在进行, 只是朕没有想到户部现有的这些官员居然不中用到如此境界。”康熙火气勃发,恨声斥道。
也难怪林如海当日将这个主意想出来——没错!这挑选在算术上略有基础的十名匠人早就在这几天恶补了算数,到了今日已经大约可以到后世小学毕业到初中生的程度。
纳兰明珠更是提前就知道了要当众测试的事情,不过明珠的确不敢相信户部的官员居然连这等事也不会做——只怕这回的结果就连他都想象不到!
这种只能算前世初中程度的题目, 在这里却轻易的让这些户部官员茫然失措……实在让康熙大为震惊。
也难怪林如海把握十足, 只怕是早就对这些个小官心生厌恶了!
“如果换上精通算术, 清楚明白工程、水力、农务之上上去, 只怕是效率要翻上一两倍都不止。
就如同上一回勒辅上书河道决口一小段请求拨款,户部计算后拨款百万两,结果勒辅门下有人计算后只取了中间的十一万两,剩下的均被退回户部,最后用十一万两就完成了堵口的任务。”
康熙对着梁九功侃侃而述:“如若勒辅是名贪官,那他拿了户部的百万两,然后花了十一万两补窟窿,然后剩下的八十九万两少许分给其余人,剩下的中饱私囊,朕也不会知道。
这钱就如同流水般花了出去,若是每个工程都是如此……你说这银两能够省下来多多少?朕只怕内务府手脚也是如此不干净呢!”
梁九功一愣,这话说了一半怎么突然转到清理奴才一事上……半响,他倒抽了口冷气,结结巴巴的:“皇上,您的意思是内务府中饱私囊?”
“装什么装,搞得好像你不知道一般!”康熙没好气的白了梁九功一眼。
梁九功答是也不是,答不是也不是,僵出一张难看的笑脸来。
“内务府,也是应该好好整顿一番了。”康熙没避着梁九功,声音冷厉,让梁九功心下一颤。
“朕说的话,可别漏出去。”康熙瞥了梁九功一眼淡淡的开口。
“是,奴才明白!”在心中给内务府的人喊个佛号,梁九功低眉顺眼的附和着。
随着朝臣们下朝回家,朝上的消息也是一传百,百传千。
很快,京城到处的墙上被贴上了康熙亲手所写的[告天下学子书]。其中最为吸引学子的还是那一句:《四书章句集注》从明年科举考试的答案注解上被取消,学子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选择旧式试卷和新式试卷作答。
至于新晋进士们需要经过二次考核才能进六部各地工作的事情,还不在这些学子的考虑范围中。
至于其他在文中所说的,例如将在京城开办图书馆、出版社,和一所中央学堂,则让学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觉得单独的字都认识,分开却是完全不知道什么含义。
和康熙认为会马上引起轰动的中央学堂相反,最先引起瞩目的反而是京城图书馆。
随着京城中南门附近预留的空地开始修建建筑,加上知情的官宦子弟开始在各种吟诗会中夸夸其谈,很快图书馆是给广大贫困学子免费借书一事深入人心。
京城的贫民百姓和从外头来的贫困学子,都一个个巴巴的,只恨不得每日盯着这座图书馆早日能够建成好进去看个究竟。
心思巧妙的商贩们已经买下了周末的铺子,都是喝茶的茶馆或者吃饭的酒楼,也一心只求等着图书馆开业也可以一起大赚一票。
倒是被康熙寄予厚望的中央学堂无人问津,中央学堂的第一期学生,主要招收的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或者见识的匠人后裔,还有一些出身贫贱但是有志向从事会计、工匠、农务、水利工作的老百姓。
所谓会计,即是从事财政事务的从业官员,康熙采用了后世‘会计’的名称。可这样一来,与工匠之类的放在一起,让不明就里的老百姓第一反应却是学出来当账房先生用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三样工作,说白了都是泥腿子,着实和一般人所想的那些个坐在高堂之上的官员差距极大。
因此,报名的人大多是在郊外农庄早就知道内情的匠人和其亲属,外面极少有人来报名读书。
对此,很快一道圣旨又从宫中传出:皇帝将亲自出任中央学堂的第一任名誉校长,户部侍郎兼侍读学士林如海为中央学堂第一任校长,凡是经过中央学堂考核,在中央学堂学习合格生将录用至户部、工部实习,实习合格者可转正为官。
消息一出,原本还想要观望一番再做决定的官宦人家险些将林府的门槛都踏平!
要知道豪门世族中多的是科举无能,最终只能沦落成一般老百姓的偏支旁门,如同荣国府一般能让贾政蒙荫入仕的仅仅数人罢了——看看荣国府宁国府现在的旁支过得有多凄惨就知道后果!
还有一些几次三番参加科举却没有中举的学子,也此刻开始心痒痒了——他们当然不愿意去当匠人,可是若是通过考核就可以去六部当官,到时候转到别的部门甚至回到地方上去也是有可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纷纷的赶到报名处报名。
原先被众人看不上眼的四门课,尤其是会计一课,瞬间报名人数就破百,到了第一期学生报名的截止时间,居然足有两三百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