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页
    楼文墨开始坐立难安起来。一旦试图考入雷州府衙,就等于上了沈游的贼船。
    这哪里是一颗甜枣?怕是一颗诱惑他的毒枣啊。
    一旦沈游大业成了,楼家自然有了从龙之功,再续辉煌不是梦。可若事情没成,那么楼家就等于家破人亡。
    到底是维持现状还是奋力一搏?
    楼文墨额间冒出细细密密的冷汗,整个人显得颇为焦躁。
    更麻烦的是,沈游整好以暇的等着他的回复,完全没有要放他回家思考的意思。
    第121章
    半晌,楼文墨收敛心神,笑着说,“先生龙章凤姿,才华卓异。家中小儿虽顽劣不知事,却也识得几个字,先生不必客气,尽管差使他们即可。”
    这是投诚了?居然还挺快的。
    沈游感叹了一下楼文墨不愧是当家主的,极识时务。紧接着,她看上去热情了许多,就连笑容都仿佛更真心了。
    “楼公客气了,谁不知楼氏子弟如同皎皎朗月,才华横溢啊!”
    楼文墨心下松了一口气,心知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可随即,他又盘算着要如何分配家中子弟。大族们自有它的生存方式。楼家共有五房十六个子弟。分润一下,全天下那么多个势力,不一定都要在沈游手底下干活嘛!
    分开下注才是大族们的生存之道。
    沈游当然知道楼文墨势必会分装鸡蛋。一家三子,侍三主才是常态。她笑眯眯的看着楼文墨,毫不在意。
    因为她压根儿就不是为了招揽楼家子弟,只是为了释放政治信号。
    看,楼家子弟来了我这里,说明我对于治下子民一视同仁。不管你是哪里人,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大族,是老人还是新投降的,均有机会在治下安家落户,乃至于参与府衙招考。
    同时也安慰了那些公审过后势必会提心吊胆的世家大户们。我用了楼家就能用你家。
    至于楼家考没考上,关沈游什么事!
    所以沈游很淡定的接受了楼家试图多方下注的想法。正好,她也不是很想要傻了吧唧,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人。
    不过嘛,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分头下注无所谓,但落子无悔方是英雄本色。若要中途改弦易辙,或者是玩起了谍中谍的把戏,那就别怪她辣手无情了。
    “楼公,不瞒您说”。
    楼文墨胡子一抖,心里就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府衙招考公平公正公开,所有人同台考试,考的上就来,考不上我也没法子”,沈游很为难的样子。
    “是是”,楼文墨当然知道沈游再度强调考试公正的意思。那就是说,还得他们上赶着去考试,沈游绝不会来帮忙,考不上还得丢楼家的人!
    呵呵,这已经连普通枣都算不上了,什么绝世烂枣!
    可这颗烂枣楼家还就得狼吞虎咽。你要图谋发展,偏偏命都捏在她手里,就只能听人家的。
    “敢问先生,那这府衙招考进去的是官还是吏?”,马老三小心翼翼的问道。
    沈游瞥了他一眼,心知半农半商的马老三试图进入权利机构很久了。假如是大齐的吏,马老三才不会这么上心呢!他要的自然是官。
    她笑道,“两者并无分别,考进去统称官吏”。
    马老三心下一喜。紧接着,他又问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考什么,怎么考之类的。沈游脾气也好,温声细语的回答了他。
    马老三一通饭吃的心满意足,虽说菜色奇烂、状况频发,可今日获得的消息足够抵消这些了。同样定下心来的楼文墨自然扬起面皮,笑呵呵的拍了一顿马屁。
    直到了酉时一刻,府衙快要散衙了,这顿饭才刚刚结束。楼、马二人请辞离去。
    沈游笑呵呵道,“天色将晚,原本也不该多留二位。只是我与楼老尚有一事要谈,还请楼老稍候”。
    楼文墨当即脸皮一抽,只觉不好。马老三只恨自己不能留在这里听墙角,生怕这两人达成什么协议,把他马家卖了。再不然就是让楼家得了更多的好处而他马家却没有。
    “马老请放心,此事与马家无关”,沈游好声好气的允诺。
    马老三连声称是。他再怎么想留也没那个胆子反驳沈游。
    “请马老在外稍候”。
    这他娘的竟然还要他等着,让两人一块儿离开府衙,好给楼文墨当挡箭牌!马老三愤愤不平,又只好点头。
    楼文墨半低下头,脸皮抽搐的更厉害了。到底是什么事,竟然只留给楼家来做?
    马老三一走,沈游看着低眉敛目的楼文墨,直接开口道,“我想请楼老帮一个忙”。
    楼文墨抬头看了眼沈游,开口道,“先生请讲”。
    等到楼文墨恍恍惚惚的从府衙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三刻了。回家的路上,马老三抓心挠肝,恨不能钻进楼文墨肚子里,知道他俩到底谈了什么。
    可他怂,他怕沈游,也怕楼文墨。看楼文墨完全没有要说的意思,只好也当一个锯嘴的葫芦。两人一路无言的回了家。
    ——
    散了衙,沈游还得点灯熬油的处理堆积的公务,直到忙活到月上中天,这才能够歇息。
    入驻雷州城后,城内官吏由于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绝大部分住去了程府尹的房子里。顺便还把程府尹的家抄了个遍。挖出了金银珠宝不稀奇,居然还挖出了几百石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