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9页
    胡晴晴羞恼的捶了她一下:“我可没有家在京城的小竹马!”
    说到这里,她的眸色黯淡了一瞬。
    自从公主府给笑笑下聘后,那三个讨厌的人就一直怂恿她巴结笑笑,让笑笑给她在京城找个有钱人家。念叨的次数多了,娘也心动了,觉得能靠笑笑的关系,让她在京城立足。
    她不讨厌京城,也称不上喜欢,但是让她巴结笑笑,利用笑笑,她不可能做到。
    笑笑能以平民之女的身份嫁入公主府,是因为笑笑有才有貌有品有德,凭自己的真本事。她容貌寻常,才气更是没有,有钱有势的人又不傻,能看上啥都没有的她?
    还是让他们做白日比较容易。
    姐妹俩笑闹了一阵,从隔壁村请来的妆娘就过来给秦笑笑上妆了。
    妆娘很会说话,一边给她洁面一边夸赞道:“姑娘天生丽质,不用上妆都好看的紧,我给那么多新娘子上妆,就数姑娘最漂亮了。”
    夸自己漂亮的话,秦笑笑从小听到大,她对着镜子里的妆娘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妆娘很有眼色,连忙转移话题:“姑娘,一会儿给你绞面,可能会有些疼,您忍着点。”
    秦笑笑一听,忍不住用指甲贴紧脸拔了一下,发现也不是很疼,遂不在意的说道:“您随便弄一下就好。”
    反正弄干净了,以后还是会长。
    胡晴晴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对妆娘用两根线就能拔去小绒毛的技术活儿感到十分好奇,有心想学到手,以后好给自己拔。
    妆娘动作利索,在绞脸上细小的绒毛时,秦笑笑没有感受到不适,就是觉得被拔过的地方在发烫,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肯定红彤彤的一片。
    直到绞到眉毛周围的绒毛时,她疼得一哆嗦,怀疑自己变成了一只正在被拔毛的鸡。
    好在她的眉毛长得好,杂乱的毛发很少,绞了十几下就干干净净了。原本妆娘还想把她的眉毛绞成细细的柳叶眉,在她的强烈反对下,只能十分遗憾的放弃了。
    一番涂涂抹抹后,秦笑笑的妆容就妥当了。接着就是梳发式,戴上了大宝特意给她买的金玉钗冠,然后在胡晴晴和妆娘的帮助下,她换上了大红色的喜服,刹那间似乎整个房间都亮堂了。
    “笑笑,我好想把你藏起来!”胡晴晴痴痴的说道,突然就嫉妒起景珩了。
    第537章 大婚(2)
    得知秦笑笑的妆容画好了,秦家人忙不迭的放下手头的活计跑过来看她。还有不少女客好奇秦笑笑上妆后的模样,也纷纷跟了进来。
    不一会儿,房间里三圈外三圈站满了人。
    明明人还是那个人,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除了惊艳还是惊艳,找不出任何词语能够形容这种极致的美。
    赵草儿最直接,嘴巴一张说出了心里话:“以前觉得笑笑嫁个小景是咱家大大的高攀了,今儿个瞧见了笑笑的模样,才知道分明是他占了便宜!”
    有几个不请自来且没有见过秦笑笑模样的女客纷纷点头,不过她们却是认为秦笑笑之所以能够攀上护国公主府的门第,全凭这一张让女人见了都要心动的脸,迷惑住了高高在上的景公子。
    饶是秦笑笑脸皮厚,被这么夸赞还是有些顶不住:“二婶,是妆娘的手艺好。”
    妆娘得了夸,高兴的不得了:“是姑娘生的好,换张脸可没有这样的效果,以后怕是再也画不出这样的妆容了!”
    林秋娘走上前,细细的打量闺女了闺女一番,发现没有一处不妥帖,便痛快的给了妆娘双份酬劳:“好事成双,辛苦你了。”
    妆娘暗暗掂了掂,喜得合不拢嘴:“多谢夫人,多谢姑娘!”
    待妆娘离开了,众人围着秦笑笑又是一通夸。
    一些家中也有待嫁女儿的妇人,见秦笑笑的喜服精致又耐看,纷纷夸她的手巧,向她讨要绣样,想让自家闺女以后也穿这种绣样的喜服,说不定能沾沾她的喜气。
    绣样是景珩亲手所画,意义非凡,秦笑笑不可能拿出来给她们,便委婉的拒绝了。
    这些人心里觉得她小气,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你一眼我一语的就把这件事遮掩过去了,倒是没有闹到面子上不好看。
    外面还有诸多事情等着做,秦家人叮嘱秦笑笑小心些,莫要弄画了妆容就出去忙活了。其他人也不好在房间里多留,不一会儿就走的干干净净,只剩下胡晴晴继续陪着秦笑笑。
    在姐妹俩闲话家常之时,房门被敲响了。胡晴晴过去开门,进来的是三宝。
    “笑笑……”看到秦笑笑的那一刻,他蓦地愣在了原地。
    “傻站着干嘛,快过来。”秦笑笑朝他招了招手,拍了拍床前的凳子:“这一早上你去哪儿了,到现在才看到你。”
    三宝默默地走过去,一双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她。听到她的问话,他有些迟钝的回道:“今日来的客人太多,大伯招待不过来,就叫我去帮忙了。”
    秦笑笑没有出去过,不知道家里来了多少客人。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得心疼道:“你一直在书院念书,这还是第一次做迎来送往的事,很不习惯吧?”
    三宝摇了摇头,轻声道:“日后步入官场,这些事请早晚要经历。”
    秦笑笑摸了摸他的头,认真的问道:“你很想入仕做官吗?”
    三宝略显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个云淡风轻的笑:“这是每个读书人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