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人,这个叫花子一大清早就守在了衙门口,大叫大嚷,怎么赶都赶不走。”憋着一肚子火的侍卫队长一个拱手报告道。
“那也不能当街打人啊!”侯方域没好气地瞪了那侍卫队长一眼道。随即他又从怀里取出了一些碎钱塞到那叫花子的手上安慰道:“这位兄弟你没事吧。这么大清早的饭还没吃吧。这些钱你先拿着,有什么事吃了饭再说罢。”
原以为给点前就能打发那叫花子的侯方域,却不想对方连看都没看直接便将钱塞了回来,摇头道:“老爷,俺吃过早饭了。这钱俺不能要。”
不要钱?那你一大清早的来衙门口做什么。难不成自己今天真遇上传说中的刁民了吗。心里虽很是窝火,但侯方域还是挂着和善的笑容向对方耐心解释道:“这位兄弟你来衙门是想打官司吧。你找错地方啦。我们这里是礼宾司衙门,不受理官司。喏,往前笔直走,左手打弯,再走两个路口就到大理寺了。你要打官司到那里去就行了。”
“老爷,俺知道大理寺往哪儿走。请问老爷这礼宾司里头是不是有许多议员大老爷啊?”叫花子字正腔圆的问道。
给对方冷不丁这么一问,侯方域便随口回答道:“是啊,礼宾司是接待各地国会议员的地方。”可还未等他反问对方找国会议员有什么事。却见那叫花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热泪盈眶地请求道:“老爷,俺要见国会议员,俺要见国会的青天大老爷!”
眼见对方突然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跪在自己的面前,侯方域一时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好在他很快就从石化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的他赶忙上前扶起那叫花子宽声询问道:“你找国会议员有什么事啊?”
“俺…俺要告御状。大伙都说议员老爷们是咱百姓自己选出来的,能为老百姓做主,还能见到皇上。所…所以俺要找议员老爷咱们村做主!”叫花子把脸一抹,坚定的说道。
告御状?!侯方域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不过他还是不死心的反问道:“你们县里、府里、省里不都有议会吗。你干嘛,大老远的跑来京师找国会呢?”
“俺要告的就是县太爷和咱县的议长。大伙儿都说议长和县太爷是亲戚,还说议长是商会的掌柜,省里大官见了都要绕道儿走。所以俺就来告御状了。”叫花子一字一句的解释道。可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倒是让侯方域觉得更头痛了。此时的他发觉自己手里搀着的不是叫花子的手,而是一个烫手的大山芋。
第73节 催粮款官府押公田 求说法农夫告御状
虽然意识自己遇上了大麻烦,候方域最终还是决定把那麻烦请进门。因为放任其不管,那人依旧会通过其他途径去告御状。到时候追究起来,自己还是脱不了干系。况且他本人对此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便将那人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在经过一番仔细询问后,候方域大致了具体的情况。
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自称名叫刘富春,河南杞县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移民杞县的外乡人。原来,当初隆武内阁为安置李闯残部、南明军阀旧部在河南、安徽、湖广等地设立了不少农村公社。农村公社以五十户为单位,由国家提供房屋、农具、种子以及耕牛,并免除三年内的赋税。出于当时的战略需要,公社粮食只能由村公社统一收购后代为转卖。收购价格也由国家统一制定。而今战争早已结束,三年免征的期限也已过去。可河南等地的一些农村公社却依旧保持着战时的状态。在其他村镇粮食、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惟独在农村公社打下的粮食不仅不能拿出去卖,还得以比市价低廉得多的价格卖给官府。
如果光是这点村民们多少还能接受。毕竟这地是朝廷给的,就当是给官府做佃户也成。可官府催粮的数量却着实让人瞅着心寒。若说给地主做佃户缴不上足够的粮还可以同东家商量一下,适当地降点数量或是暂时先欠着。最不济,把地退给东家,撂担子不干,另谋生路。但这东家一但换成了官府,那可一点儿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上缴的粮食少一粒都不成。你若上去同官府理论商量,那就是刁民,那就是想造反,那就是大逆不道。有些村民觉得官府征收的粮食实在是难以承受,于是便要求把地退还给官府,想要外出另谋生路。然而这一要求又遭到了官府的拒绝。官府的理由是这地是朝廷派给你的,你一个蝇头小民怎能说撂担子,就撂担子呢。加之农村公社中的村民从前不少都是农民军出身。他们的反抗举动在不少地方官员眼中无疑就是在造反。故而地方官府对这些情况的态度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是村民刁顽不化的表现。
另一边由于村子每年需要向官府缴纳大量的粮食。可换回来的钱却极其微薄,勉强仅能糊口。为此,农村公社的许多青壮在农闲时都会跑去邻近不是公社的村子去做短工贴补家用。更有甚者直接将家中的薄地留给了父母妻儿耕种,自己则独自进城务工。久而久之不少公社的村民也就习惯了这种做工为主种地为辅的生活。
然而驱使刘富春上京告御状的原因,却并不是出于当地官府高得离谱的缴粮任务,亦不是不满于被公社束缚的生活状态。而是因为他和他村里的乡亲在一夜之间突然失去了原先赖以生计的土地。
像同许多农村公社一样刘富春所在的村子也要向官府缴粮。可由于天灾的原因,村子这些年的收成都不好。官府虽多次催粮,却没有一次能完成任务。似乎是“怕”了这个钉子村,前年村里在缴完粮食后,官府就没有再为未完成的指标进村催过粮。村民也难得一次安安稳稳地过了一个太平年。可好境不长,去年秋收之后官府又来收粮。这一次的收粮指标远远超出了历次秋收。村民自然是缴纳不出如此多的粮食。只好故技重施继续同官府耗着。可谁曾想到,官府这次干脆不催粮了,而是直接告知村民,他们耕种的土地已经被抵押给了县里的富商周仁贵。如果村里在规定的视线内缴不出剩余的粮食,那村公社的土地将归周仁贵所有。这下刘富春等人可算是傻了眼。他们实在是搞不懂这公家的地怎么转眼就成了周家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