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地没有分给哪一家军属,收割时大家还是拿着磨好的镰刀,赶过去帮忙了。
苏梅给种蛋调了下位置,出来就见海岛农垦队送了一筐筐鱼虾过来,这是司务长给辛苦割油菜的战士、军嫂们改善伙食定的。
“苏同志,”那负责人一见苏梅,便笑道,“呐,这一筐是张贺山给你带的。”
满满一筐海鱼和活的虾蟹,苏梅道了谢,问道:“李同志,你们海岛让人进吗?”
“让啊。”李学名笑道,“我们跟你们部队又不一样,管理哪那么严。到码头坐船,五分钱的船票就到了。”
“那能随你们出海吗?”
“这个不行。不过,”李学名道,“你可以租一条船,雇两人带你到附近海岛转转。”
“谢谢,过几天我想带我爹娘和几个孩子过去玩玩。”
“欢迎!有什么事,到时可以找我,也可以找张贺山嘛。”
“好。”苏梅点了点头,接着又道,“李同志,麻烦你稍等一下,我回家拿些东西,还请你帮我捎给张贺山同志。”
“苏同志不用急,”司务长过来笑道,“他们吃饭还得一会儿呢。小庄,”他转头吩咐道,“过来帮苏同志把这筐海鲜背回家。”
“你今个留在我家吃饭吧,”苏梅跟着小庄往外走道,“我们蒸虾蒸螃蟹吃。”
“一咬一嘴壳,”小庄不解道,“苏同志,你们家怎么喜欢吃这个?”
“先前食堂熬的虾蟹粥不鲜吗?”
“鲜是鲜,不过我还是喜欢吃鱼,吃肉。”小庄笑道。
第103章
苏梅带着小庄到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赵瑾在隔壁跟着王老太上课,小黑蛋还没有放学,苏家二老和三哥带着林念营、小瑜儿下地帮忙收油菜还没有回来。
“小庄,”苏梅掏出钥匙打开堂屋门道,“竹筐放到水池边,你等我一下,我收拾些东西,你帮我带给李同志。”
“好。”
近来晚上,苏老爹没少打草鞋,苏梅拿竹筐飞速装了五双草鞋,一包红糖、一包奶糖、一瓶麦乳精。
“麻烦你了。”苏梅把竹筐递给小庄,另拿了山上的野果给他,当个零嘴。
送走小庄,苏梅给王老太送了条海鱼和一些虾蟹,蔡佳微还没有从学校回来,她家就暂时没送。
留一条海鱼给蔡佳微,余下的都被苏梅拿刀一条条宰杀洗净,抹上盐巴晾在了杂物房的阴凉处。
螃蟹清蒸了一盘,一剖两半挂上面糊油炸后炒了一盘香辣,虾背剖开抽出虾线装上蒜蓉蒸清了一盘,另做了一个油焖大虾,一盘炒苦笋。
一家人回来,苏梅卡着时间刚刚将米饭蒸好,把青菜蛋花汤盛出锅:“吃饭了。”
“哇!好香啊!”小黑蛋书包都没有放,就嗅着香味冲进了厨房,“娘、娘你都做了什么好吃的?”
“有虾、有螃蟹。”苏梅把满满一托盘的菜,递给进来的赵恪,取下小黑蛋身上的书包,牵着他的手去水池边,给他洗了洗,然后递给他一把筷子,“拿去堂屋吃饭。”
趁着大家洗手洗脸的当口,苏梅拎起原本装海货的竹筐,装了条海鱼和一些虾蟹给前面的蔡佳微送了过去。
她刚从学校回来,一见竹筐里的东西就乐了:“昨天还在说呢,啥时候让司务长帮忙弄点海鲜吃,你今天就送来了。”
苏梅放下竹筐道:“司务长让海岛垦荒队刚送了些海鲜过来,这会儿赶过去还能买些。”
“行。”蔡佳微道,“我让老孟买几条海鱼去。”
虾蟹不能放,苏梅送的这些就够他们两口子今个儿吃了,倒是海鱼可以多买几条,腌成咸鱼慢慢吃。
二老和三哥第一次吃虾蟹,便被那鲜美的口味征服了。
苏梅做的硬是没够吃,她又忙蒸了两盘虾蟹。
……
没两天割好的油菜,就堆满了农垦食堂外面的广场。
孩子们下午一放学就追着大人的脚步,跑上了田间地头和广场,捉迷藏、斗鸡,呼朋唤友的好不热闹。
小黑蛋玩疯了,吃饭了都不知道回家。
苏梅站在自家半山腰展开精神力追着他看了几眼,人家叉着腰站在田地头,严然一副指挥官的模样,带着一群4至6岁的孩子烤麻雀呢。
“不等他了,”苏梅招呼大家吃饭道,“人家可比咱的伙食好。”
“吃的什么?”苏三哥笑道。
“烤麻雀。”苏梅给二老各夹了一筷子海鱼道,“爹,油菜明天就收完了吧?”
“嗯。”苏老爹端起杯子,喝了口米酒,“我们来的时间不短了,爹寻思着这两天再去地里转转,把冒头的草再拔一遍,就该回去了。”
赵恪夹了半碗菜给小黑蛋温在锅里,回来听到这话便道:“宋老跟刘舅舅他们,您不见见?”
“他们一个个工作那么忙,”苏老爹道,“还是别去麻烦人家了。”
“那你成等着,他们打电话说落你了,”苏梅笑道,“你和娘还没来呢,舅舅就打电话交待了,等你们来了一定要去他那里住几天,他带你们好好地逛一逛花城。还有,你和娘不想去海边看看吗?还有客家有名的围龙屋,我可把时间都定好了。”
围龙屋什么的看不看倒是无所谓,可一听说要去看海,苏老爹跟苏老娘都有意动。
他们生在陕北,长在陕北,一辈子过去了,除了高低起伏的黄土坡,还从来没有看过海呢。黄河倒是去过,只是河道走到他们家乡附近,水浊不说,还裹夹了大量的泥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