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页
    这话说的,如果真的想要认识,早就可以登门拜访了,还用得着等到现在?
    即使孙香莲心里面有别的想法,但嘴上还是说着客套话:“没事,能够理解。”
    冯娟见孙香莲那么好说话,心中的担忧稍微放下了点,之前一直担心因为大房和二房的关系,孙香莲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
    如今看来,难怪二房的日子过得那么好,孙香莲的确要比钱招娣要有手段。
    冯娟看到了苏甜甜,说道:“这就是甜甜吧?果然长得玉雪可爱,要是我的孙女,我也会加倍疼爱的。”
    这话不过是说说而已,冯娟有好几个女儿,在娘家的日子可不咋地。
    苏甜甜看着冯娟,奶声奶气地说道:“甜甜谢谢阿姨。”
    第159章 没有偏心(双节快乐~)
    冯娟见状,更加感叹二房的教育了,她见过苏大花姐妹几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钱招娣磋磨的缘故,总是畏畏缩缩的,看上去就不讨人喜欢。
    可是苏甜甜不一样,苏甜甜落落大方,看上去很讨喜。
    葛家和苏家大房是主人公,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葛家攒的局,说了几句话之后,冯娟和葛建设就去和别人说话了。
    孙香莲本来想要回答苏明丰这个问题,但奈何人多眼杂,孙香莲便选择沉默,倒是苏明丰着急不已。
    回到家之后,苏明丰便催促着想要一个答案,无奈之下,孙香莲只能回道:“你爷爷奶奶的确是没有偏心,只是你大伯觉得他们偏心。”
    苏大贵没有阻止孙香莲的意思,孩子们都大了,就算知道了这些也没什么关系。
    “都坐下来听香莲说话。”
    平时苏大贵叫孙香莲都是孩子他妈或者是别的什么比较简单的称呼,只有在重要的事情上面才会喊名字。
    苏家人在院子里排排坐着,齐齐看向孙香莲。
    孙香莲嗔怪地看了苏大贵一眼,随即说道:“你爷爷奶奶只有大贵和大哥两兄弟。”
    哪怕关系再不好,孙香莲还是称呼苏大富一声大哥。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其实公公婆婆做的够好了,我承认对大贵的确是有些偏心,可是对大哥同样很重视。”
    “大哥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一些事情,渐渐有了想法,他觉得他是长子,应该把家业都给他,而不是兄弟两个平分,可是公公婆婆不同意,大哥就觉得是父母偏心小儿子。”
    “后来大哥要结婚了,老两口就商量着等大贵结婚以后,两兄弟就分家,老房子就留给大哥,至于大贵就拿了点钱,是给他盖房子用的。”
    孙香莲实在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哥和丈夫性子南辕北辙。
    除了苏大贵以外的苏家人:“”
    “你大哥嫌弃房子太老,而且房间又不多,想要新房,觉得公公婆婆是故意的,后来就这么过了几年,大哥想要儿子,偏偏钱招娣生的女儿。”
    “而我和大贵结婚了,生下了一个儿子,或许是因为看重孙子的缘故,公公婆婆时常往我们这边跑,大哥心里面不舒服,觉得公公婆婆因为我们家有儿子更加偏心。”
    “所以大哥就更加看弟弟不顺眼了,等公公婆婆相继离世之后,我就和大贵商量搬到这里来,远离大房一家,或许矛盾还能少一点。”
    “让大哥最不舒服的就是当初公公婆婆过世之前,做主把一些家产都平分了,甚至我们家的还多一点,婆婆说是因为孙子的缘故。”
    “当时钱招娣已经连生了两个女儿,或许公公婆婆对她不抱什么希望,但还是希望能够生出来个儿子,让大哥一脉不至于绝户。”
    古代的时候,女儿是上不了族谱的,只要哪一户人家生的都是女儿,基本上就是绝户了,哪怕上门女婿都改变不了。
    第160章 当年往事(双节快乐~)
    直到现在,生了许多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还是会被人说是绝户。
    公公婆婆自然不希望大哥一家会变成绝户,虽然生了两个女儿,但好歹还年轻,总是有希望的。
    以前连生了好几个女儿最后生出来儿子的不在少数,只是这长孙在二房,老人家难免有些偏心。
    “可是大哥觉得这就是公公婆婆偏心的证据,觉得就是因为他没有儿子,本来就偏心,现在更加偏心了,对我妈们二房的怨气很大,另外就是钱招娣了。”
    “钱招娣的娘家和我的娘家其实关系不太好,不过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因此我和钱招娣从小就不对付。”
    “钱招娣这个名字你们应该听得出来,就是为了招来弟弟的,她在钱家的日子不怎么好过,我在娘家过得还不错,钱招娣一直嫉妒我,后来嫁人了,原本苏家还不错。”
    孙香莲也不知道要怎么说,她和钱招娣完全就是孽缘。
    “那后来呢?”苏大贵也是第一次听老妻说起和钱招娣的恩怨,他一直以为是因为没生出来儿子的原因,没想到
    怪不得最开始两人就不对付,原来是有另有原因。
    “后来,你也知道,我一进门就生了儿子,而钱招娣就是女儿,说来也奇怪,明明原来因为自己是女儿过得不好,应该会对女儿更好才对。”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钱招娣和她的家人一样重男轻女,我曾经还看到过她拿女儿来撒气,我看不过去,便劝了几句,可钱招娣却不听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