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7页
    “将军尽忠,先帝在天之灵必有所感。然雍州落入曹根之手,唯恐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请将军以天下为重。当思倚雍州之地,安定天下,必不令百姓受苦受难。”崔攸第一个站出来,先肯定萧谌的忠诚,同样也由衷的恳请,不可以,也不能够因为对大兴的忠诚,按所谓诏令行事。
    萧宁一向明白崔攸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每回听他说话,心情都不由自主的变好!
    萧谌怕是有着同样的想法,崔攸人长得好不说,说话做事,样样都不赖,着实让人满意。
    “忠君爱国,无可厚非。然逆子贼臣当道,若一味求忠,何以面对天下百姓?将军镇守一方,是为大兴,更为一方百姓,万万不可因一时心软,罔顾百姓。”明鉴纵然落后一步,和萧宁出去转一圈,见识萧宁和萧谌这父女配合默契与反应,更加坚定不移站他们一方,如何能让他们自断前程?
    虽然,萧谌道出这样的话,未必见得发自内心,给人递梯.子的事儿,得干!
    “请将军三思。”新来的都心急,尚未完全领会萧谌意思的人,听完崔攸和明鉴的话,赶紧表态。
    “请小娘子起草檄文。”这还不够,崔攸干脆按萧宁先前的提议,请萧宁务必着手推行计划,起檄文,刻不容缓。
    萧谌重重地点头,甚是认同。
    一群萧家人,除了跟她转了一圈回来的人,其他人脸上皆是一僵。可是,等她写完檄文。
    MD!都想问问萧谌,你怎么养出这样一个凶残的女儿来的?
    要说萧宁这份檄文,大致内容翻译如下:
    先是点出大兴朝自建朝以来,历代皇帝如何励精图治,肯定大兴皇帝的功劳。
    随后点出大兴天下大乱根本,皆因乱臣当道,谋害皇帝,挟持皇帝。
    之后,萧宁细数曹根的罪行。
    其一,直指曹根残害皇帝,意图颠倒黑白,抹杀他诛君之举,真真是乱臣贼子;
    其二,残杀朝中重臣,令满堂重臣家族尽灭,以令其挟天子而令诸侯;
    其三,与乱臣贼子勾结,谋害忠臣良将;(所谓的另一个乱臣贼子自是韩靖无疑,萧宁更补充一份针对韩靖的檄文,在后。)
    其四,败于雍州之手,曹根贼心不死,假传诏令,以雍州相付,不过因冀州已失,正面不是雍州对手,假借皇帝之令,强加雍州一方一个目无君主的罪名,随后可光明正大发兵雍州,其心何其险恶;
    其五,曹根为除大兴忠臣良将,其中深意,必为夺大兴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手段,非目的。
    细数过多曹根的罪名后,萧宁便开始分析曹根夺取大兴天下的计划。
    控制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将士皆因皇帝而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乍一看,曹根得皇帝,等于占据大义,天下人不听皇帝号令者,皆可以犯上作乱为名,以朝廷之名发兵伐之。
    一但杀尽天下忠臣之士,自此天下尽落他手,他想如何便能如何。
    不会有人认为,曹根无夺取天下之心吧?
    反抗曹根的都是世族,世族一腔忠诚,落得被曹根屠杀殆尽的下场,曹根为何杀世族?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曹根自问能安定天下?
    一个弑君者,灵帝在位,一向对他言听计从,尚且不能为他所容,世间谁人敢言必对他言听计从,事事顺他之意?
    喜怒无常,不能自制者,你们真不怕他一言不合拔刀杀人?
    完毕!
    哪怕萧宁一直认为曹根杀得世族那是杀得相当的漂亮,在扣人罪名的时候,定然倾尽所有道对方的不是,更是有意夸大其词,吓唬人,怎么吓唬人胆颤心惊就怎么来。
    听完萧宁檄文内容,一群人静默不语,萧谌早已麻木,不管怎么样也得问问再做,“诸位觉得如何?”
    表现出他的民主,怎么说萧宁是他女儿,事情做得如何,当爹的真没办法自夸自骂。
    “请将军将檄文传阅天下。”崔攸又一次出面。萧宁写得抑扬顿挫,扣人心弦,令人不由自主的随内容而愤怒,怀疑,极好!
    总是慢一步的明鉴真心想说,崔攸你一个少年,反应何必如此敏锐,还让不让人活了?
    明鉴怨念无比,明面上什么话都不能说,唯有再次附和道:“请将军传阅檄文,令天下明了。雍州非不忠于大兴,不忠于君。雍州守不住大兴朝,当守住百姓。”
    啧啧啧,萧宁不得不说,这人一张嘴,会说话的人死都能说成活的。
    有两人出声,众志成城,皆请萧谌把萧宁的檄文亮出去,顺便把韩靖那一份同样发出。
    众人其实很期待天下人看到这两份檄文时,是何等反应。
    能将皇帝的诏令拒绝得理直气壮,最重要就是得学会倒打一耙。谁让曹根才是京城内真正执掌大权之人。
    曹根的用心,天下人无不侧目。又加之雍州既被曹根这个乱臣贼子所不能用,更为打出匡扶天下之名的韩靖有意加害,若非萧宁聪颖,没叫韩靖和曹根合谋加害,雍州会变成什么样?
    雍州内部,瑶娘配合议事的结果,绘声绘色的编成段子往大街小巷中传传,好叫雍州百姓知道,有人想从萧谌手里抢走雍州。
    要说萧谌和萧宁这对父女,从前时萧谌作为将军,虽不掌庶务,一心领兵,其兵爱民如子,不犯百姓,多助于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