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于人的国公,也唯有你能说得出那般理直气壮的条件。”萧评怎么可能忘得了。
“明王不曾想过不认账,这就很好,我放心了。”姬则露出笑容,诚如萧评所言,纵然当初她确实是有求于人,不代表她就不能提条件。
比如她和萧评说过,就算嫁给他,她依然是姬则,是一个永远不会安居于内宅的女子。
当然,姬则提出的要求最重要的还在后头。
“我与明王之子,须得有一人随我姓,承我姬氏之爵。”
姬则思虑周密,亦是先礼后兵。姬氏,彼时她尚不确定究竟以后大昌会怎么样,但不妨碍她为自己争取。
由她拼了性命生下来的孩子,她想要这个孩子承她姬氏之爵,谁敢说不,翻脸。
“故,明王殿下是想等着胡子发白,我也垂垂老矣,这才打算给我一个孩子?”姬则方才已然问过了,可是有人纠结于其他。无奈之下,姬则只好提起旧事,同时也让萧评切不可一托再拖。
萧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国公想好了。”
“自然。”她的身体已然长成,趁着休沐,将该办的事办好,早日完成这件人生大事,她便可后顾无忧,一心系于国家,有何不可?
萧评显得有些无奈,但亦无法拒绝。
敬国公姬则,前朝大兴公主,后随于大昌高祖之女,亦太女萧宁,承大兴姬氏之爵,聪慧稳重,后为尚书右仆射,辅佐尚书统领六部,名列太宗女帝女相首位,其一身正气,心怀天下,虽为明王妃,然后世多称其为敬国公。
敬国公与明王共育三子一女,长子承明王爵,次女以承敬国公爵。
后世论起敬国公,皆赞其大义,若无敬国公姬则,或许太女萧宁承嗣承爵的路,会走得更难。
敬国公主为相三十年,辅佐太宗,共普君明臣贤之佳话,姬氏有她而不绝,继任之女国公,效仿其母,不负敬之一字,为人公正,且以为家训。
姬氏子孙,心须正,于国家大利前,当舍私利,永不可忘国家大利。
敬国公姬则一生与明王恩爱有加,后与明王同葬于高祖太宗陵寝之则。
明王终此一生,未入政事堂,然其为京兆府多年,以令京城门户清明,天下无人不知明王不负其号,是为明冤护民,一生为官,手下从冤案。
后,明王与敬国公于太宗三十一年双双而去,生同床,死共寝。后世感叹老夫少妻,却也甚喜于他们白头携老。
第196章 百花以齐放
萧谌退位,萧宁登基后改元光启。
除夕在即,明年,明年就该是萧宁的光启元年了。
旁人喜与不喜于萧宁终于为帝天下人不知,但作为女子,尤其是追随萧宁多年的人却甚为喜之。
萧宁既为女帝,也不想让男人扰了她的好心情,故,请了身边的女子们全都聚在宣政殿侧殿,与她一道共迎新年。
“陛下。”萧宁请的女子们,以萧颖为首,瑶娘、姬则、楚安、朱梓皆在其中,正可谓是包括了天下各行各业。
萧宁看着眼前神采奕奕的女子们,她们在各行各业都占据了属于她们的位置。
萧颖和瑶娘自不必说了,这两位已然为女官之首,天下无人不知。
而楚安,当初她就说过,她若承父业,终此一生,必尽所能以利惠天下。
这么多年楚安的生意做得那叫一个好。
就连姬则在梁州能迅速带动经济,其中也有楚安出力颇多。
而朱梓,她擅长医术,那么多年来,萧宁一直让她多教人医术,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愿意跟她学的,都不要吝啬,全都教。
甚至萧宁还让她编写医书。
须知如今的大昌朝,并未有一本真正的医书。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宁更希望大昌能出一本像《本草纲目》那样的医书,惠及天下。
这些年朱梓既教人医术,也按萧宁所提醒的,不断地收集各类医书。
萧宁也以国家之力,集天下医者之见识,助其一臂之力。然这些都未大成,萧宁不急,朱梓亦不及。
萧宁望着每一个女郎,在场的有近三十人,这些都是萧宁记在心上,也是能让天下,甚至后世女子看到希望的三十余人。不由地露出了笑容。
“我很高兴。”萧宁面带喜色。
同样脸上亦挂着笑容的人们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萧宁喜从何而来。
“看着你们在各行各业中绽放光芒,这是你们向天下男子昭示,我们女子只要有了出头的机会,绝不会比他们差。也是你们,让天下男人都无法再忽视我们的才干。他们男人做得到的事,我们女人同样也可以做得到。”
萧宁之喜,便是喜于如此,每每说起此,喜悦之情皆溢于色。
“曾经我在想,额,我许是要做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子了,往后的这条路,也不知是不是须得我一人走下去,走一辈子。好在,有了仁侯,后来有了玉嫣,越来越多的人,你们都愿意和我一起走,为了这天下的女子,争一争。”萧宁想起过往,那些年的不易,点点滴滴,皆历历在目。
每一个站起来,能和她一道走下来的女子,萧宁心中充满感激,如今,更喜。
“这是我登上帝位的第一个新年,除夕之夜,辞旧迎新,我想跟你们一起度过。我想让你们知道,最难的路我们都走过来了,往后我们更要齐心协力,为我们女子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前途未知,你们可还愿意与我同行?”萧宁端起酒,轻声地问来,亦在等着她们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