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5页
    “他们动作太慢了,说要给钱给粮,结果等了两天没影儿,钱在路上呢,粮还在别地儿的仓库呢,我们吴家反悔了,不趟夺嫡的浑水了!”
    “现在!给粮食给的这么痛快!这么神速!”
    吴参将泪眼婆娑,伴着肚子咕噜噜的叫声。
    “我想反悔,可这粮食这么诱人!哎!叫我怎么……”
    那厢,苏槿和宋昱,“放下”粮食后,已经陷入了甜美的梦想,全不知道吴参将内心的纠结。
    今夜,是苏槿和宋昱,亲自带着暗卫们一起空手出发。
    到了目的地,到那个一粒粮食也没有的丙丁号粮仓后,苏槿叫暗卫们在十米之外的地方守着,自己和宋昱进了仓库。
    随后,苏槿就哗啦啦地将“菜鸟驿站”里存的粮食,还有一些现买网购的成袋粮食,哗啦啦、噗噗噗地倒在了粮仓中。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粮仓里就全是粮食了。
    苏槿又放了点冷冻的肉和腊肉、咸肉之类的。考虑到军户们还有挨冻的家人,苏槿还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放了不少布料。
    至于为什么没有被察觉。
    开玩笑,苏槿按照苏壹的千叮咛万嘱咐,时不时地带着暗卫们每天夜探各种地方,以锻炼自己的身手。
    无他,熟能生巧啊!
    *
    吃了香喷喷的粮食和肉,将士们终于填饱了肚子。
    填饱了肚子的吴参将,总算是同意苏槿和宋昱介入军户们的屯田,并且接受了宋昱关于暂时不要与般若发生冲突的建议了。
    五月初的暮春时节,正是牧牛羊马的好时候,般若不会主动前来攻击。
    修生养息,是宋昱建议吴参将现在最应该做的!
    首先,苏槿和宋昱当然是鼓励军户们开荒。
    盐碱地治理,这是苏槿和宋昱已经做熟了的流程。
    重度盐碱地,先种上“吃”盐的冰草、盐角草、碱蓬草等植物,而这些植物的销量,通通由苏槿和宋昱负责。
    中低度盐碱地,种上苏槿在淘宝上买的改良粮食种子“海(耐盐碱)水稻”“耐盐碱土豆”和各种耐盐碱的中草药。
    军户们见着周围百姓的种植成效,早就想大干一场了。奈何上官一直不允。
    现在,吴参将至少明面上支持大家种植开荒,憋坏了的军户们立刻抡起锄头,加入到了盐碱地治理等如火如荼的种植行动中。
    其次,是解决军户们的穿衣和经济用度问题。
    苏槿一开始提供了一些粗布料,给吴参将应急,但苏槿想的还是授人以渔!
    大量开荒的过程中,其实得到了很多野生的木头、树皮和树叶。
    这些造纸的绝佳材料,自然不会被苏槿放过。
    荆州的造纸事业,一直是如火如荼。在苏槿的技术支持下,荆州萧家村人人都是造纸的行家,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品种多样,物美价廉!
    贵族文人墨客爱丰富多样的贵价“萧纸”,平民百姓也能消费得起平价的“萧纸”!
    一听说苏槿要人、要机器过来支援娑州造纸,萧家村人人都快挤爆了头,这才得了机会前来。
    在萧家村造纸高手们的指导下,很快娑州的“娑州土纸”也有了名气。
    除了教导大家造纸、养蚕缫丝、编织草席篮筐等手艺之外,苏槿终于忍不住,让娑州百姓开始学织毛衣了!
    很快,“娑州毛衣”和“砻州羊毛毯”并称为“西陵双绝”,前者同后者一样,很快在京城等地风靡起来,为娑州百姓带来了大量的收益!
    而有家室的将士们白天,一天开荒种田、一天被宋昱指点着吴参将高强度“集训”,晚上回家还要帮家人搓毛线,可谓累得不行。
    但这些将士们,因为吃得饱、穿得暖、心情好,不仅没有憔悴、反而个个长出了腱子肉。
    将士的家人们也吃得饱穿得暖,军饷虽然还是不足,但是家家终于都有了积蓄。
    孩子送到苏槿几乎免费开的扫盲班,女眷们在苏槿开的技能培训班里辛勤学习,人生希望无限!
    吴参将虽然没有明说,但将士们又不傻,谁对他们好、谁为他们和家人改善的生活,他们一清二楚。
    于是这群个个健壮得不得了、精力无限的将士们,因着对宋昱和苏槿无限感激,放假了个个主动不要报酬地跑去免费帮忙修筑娑州的城墙和各种水利工程。
    夏季雨水充足,倒是还看不出来苏槿和宋昱大力兴修的水利工程的好来。
    等到初秋的时候,各种粮食正要收获、缺水的迹象才有苗头,水利工程便派上了用场。
    雪山水、盐碱不太严重的部分地下水,被水利工程送到了每一片田地中。
    “西陵县主和知州大人真是料事如神啊!有如神仙降世!有这样的青天老爷,真是祖上积德了!”
    “新城墙用了什么‘土水泥’,结实得不得了,我看这次般若还怎么轻易打过来!”
    “新的武器也拿到了、太锋利了,把把削铁如泥,听说是知州大人想尽办法、冒着生命危险,找来的!说这批武器用的从古书里挖掘的‘旋铁嵌钢’古法锻造的!”
    “嘘!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别给知州大人招罪,就是别人打死你,也不能说这些武器和精良的铠甲是谁提供的,知道不?”
    “那可不,咱们和家人受了大人和县主多少恩惠啊,我都情愿立刻去死,报答大人和县主的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