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页
    许是这月色太温柔,令人心生缠绵。往日洛英的那些个好在回忆里,被无限放大,竟也成了心口回味的甘。
    “她是我的贵人。”
    从她口中,他知道了许多这个身份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与她一起,他享受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在她身上,他感悟到了生命的珍贵,以及信念和追求,是一件伴随一生的事。不必短暂的以命相搏,求没有结果的结果。
    锦衣好奇的紧,还想再问,却被自家公子抛来的干草一晃,站直了身子。
    再看公子,却发现他抛下一句:
    “好生护着夫人安全,我出去转转。”
    出了客栈,往前再走几步,绕过一株歪脖子大柳树,就是涿郡最繁华的街道了。
    不同于应天晚上的热闹,涿郡的夜更像是老人,早早的就沉睡了。
    他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游走,像是要弥补当初的心境,又有些期盼着什么。
    突然,远处有盏昏暗黄光。他心中大喜,脚步加快走了过去。
    走近一看,却又不由得失望。
    原来是一个老妪,站在简易的竹柜旁,佝偻着腰,正把面前糕点一一摆放整齐。
    见有人驻步不前,老妪抬起头,露出干扁的脸:
    “年轻人,这是我亲手做的桂花糕,又糯又甜,买回去给小娘子吃吧。”
    他失笑,却又被小娘子三个字突然打的心头一动。
    他清楚记得,洛英津津有味的啃着杂面饽饽。也记得他捉到野山羊和鱼时,她眼底那欣喜的光芒。
    桂花的香甜让人心情一下子都愉悦起来,他从怀中摸出一块儿银角子,放在老妪面前。
    老妪干枯的手拿起银角子,对着烛光仔细瞧清楚后,大惊,连连摆手:
    “公子,您就是把我这摊都拿走,也要不了这么些银子的。”
    “无碍。”李延秀想起那个干瘦的大妞和拖着鼻涕的二牛,想来哄孩子也很是不错。
    “都包起来吧,家里孩子多。”
    老妪显然是误会了,一面忙不迭的包着桂花糕,一面念念有词:
    “公子一看就是有福之人,家中娘子必是贤良淑德,子嗣绵密。”
    贤良淑德?
    想起洛英那伶牙俐齿,豪放不羁的样儿,李延秀不禁摇头。这女子,这辈子算是与这四个字都搭不上了。
    不过转念又冷了脸,人说夫人,他想她做什么。
    老妪虽说上了年纪,手脚却不慢,裹了严严实实几个纸包后,摞起来抱给李延秀:
    “祝公子跟小娘子如同这桂花糕,白头偕老,日子甜蜜。”
    得,买糕还附赠吉祥话。
    李延秀摸了摸鼻子,不知该怎么说这并非是送给娘子的。可面对老妪堆着满是皱纹的笑脸,又觉得自己多此一举。
    他何时这么介意旁人的目光了。
    拎着沉甸甸的糕点,压的他也没有了逛下去的欲/望,索性顺着路回了客栈。回到屋内后,望着那高高的纸包,发起呆来。
    入了深秋,夜逐渐长起来。
    激动难安的贞娘自是一夜无眠,可没想到从楼上下来的李延秀也是一脸倦色。锦衣不明,看了看公子,又听人说了个近乡情更怯,小别胜新婚后,恍然大悟。
    涿郡到西柳村并不算远,庄家户的命甚至不如骡马娇贵,所以途中偶尔遇到一两人,都会直起腰艳羡的望着马车。
    随着贞娘频频探出头,西柳村也越来越近了。
    终于,当那熟悉的景色再一次出现在视线时,李延秀的心跳没来由的漏了一拍。
    直到胯下马儿传来嘶鸣,他才回过神,低头一看,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中勒紧了缰绳。
    松开手心,他凛了凛心神,再开口,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到了村头便下马轻行,莫要惊扰百姓。”
    “是。”
    马儿颠簸,抵不过李延秀此刻心潮澎湃。远别半年,连梦境都没有出现过的小村庄。当他今日真正踏上的那一刻,仿佛是隔了一层的纱猛然被扯下,那曾经的一切,都在眼前,清晰可见。
    第46章 【回村】
    庄稼人好热闹,村口孩童远远瞧见又是高头大马,又是锦衣华服,早早的就簇拥来看光景。也有那年岁大些懂点事的,一溜烟儿跑回去跟家里人报信了。
    是以,等贞娘走近村子时,已经有些妇人三三两两聚集一处,目露惊羡,又捂嘴窃窃私语。从上到下,赤/裸的目光将一行人齐齐整整刮了个遍,仍不肯放过。
    贞娘饱含热泪,仔细的辨认着人群中。很快,便认出了几个相熟的人来。
    “大花,翠枝。是我,李贞啊!”
    被点名的妇人一听,浑身顿时一震。不可置信的瞪圆了眼睛在她身上好生打量,眉目间依稀辨出昨日风姿,一拍巴掌:
    “原来是英子她娘啊,你咋回来了?”
    虽说见了乡亲她也是心潮澎湃,不过比起来更加在意自己的女儿,忙问:“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我先回去看英子,改日再与你们好好拉拉家常。”
    一听这话,那个叫翠枝的面上有些不大好看,犹豫再三,才道:
    “贞娘啊,你那个家,还是先别回去了。”
    贞娘不解:“怎么了?”
    虽然她也恨急了周氏,但是如今的她早已经涅槃重生,足以能保护女儿周全。
    翠枝支支吾吾,颇为为难的丢下一句:“你问问柳婶吧,她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