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0页
    不过这笔钱也不是完全一点没用,黎成力花了其中一小部分给自己新修了一个挨着黎家院子的小院子,就当自己也买了新宅子。
    然后听他娘黎老太的话给两个女儿置办了几亩地做嫁妆,剩下的钱他就都藏在了自己的新宅子里,等着买地。
    黎成力的想法黎老头是绝对支持的,因为他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别的本事没有,唯独种地是他想做也能做好的。
    大儿子黎成志这会儿已经一头扎进了做生意中,孙子读书要花钱,他这个做爷爷的没本事,哪能阻止孩子他爹挣钱。
    小儿子黎成石在县衙当差,一个月顶多能回家两次,在种地这件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要脑子没坏掉就不会让三儿子辞了县衙的差事回家种地。
    还好有二儿子黎成力,这个儿子以前就知道沉默着种地,谁都没想到他还能有这样一番造化,能够凭借种地被皇帝老爷赞扬、奖赏,当然,最让黎老头高兴的要数黎成力没有变,在手上有钱、被人捧着过日子之后还愿意踏踏实实种地。
    黎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人都有了自己的事做,生活有滋有味的,羡煞旁人。
    黎明瑾在经历了他人生中第十三个过年后,在大年初五这天一早就开始同姜芷芸一起收拾要搬去县城的东西。
    这时候黎明康已经五岁了,他留下帮忙只会在家里捣乱,就跑到院子里缠着自家大哥带他去找隔壁白大哥玩。
    白志文他们一家在前年冬天出了孝期,去年春,白志文十四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童生试,他当然毫无意外地通过了童生试成为了本县的一名童生,今年可以开始参加正经的科举考试——县试。
    今年计划参加县试的人不止是白志文,还有黎明德。
    黎明德比白志文更早取得童生的身份,但是章安浩之前一直没有松口放他参加县试,他认为黎明德底子薄,想要通过县试没什么大问题,可后面还有府试和院试,要通过那两个考试就得看运气了。
    黎明德年龄还小,县试、府试、院试年年都有,与其靠运气去博一个秀才功名,不如等底子打好了之后脚踏实地一步步往上走,在章安浩看来,自己的弟子成就不可能只是秀才。
    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黎明德清楚自己的水平不如白志文,不像白志文那样从小就有在学堂做夫子的爹教导,他小时候只是由隔壁村的祝童生、祝夫子启蒙,然后中间有两年没读书,之后才到县城学堂,他的底子比同龄的大部分学子都薄很多,所以他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多打磨两年,等着白志文一起参加县试。
    同门师兄弟,黎明德和白志文的感情很好,两人互相欣赏,白家同黎家的关系也不错。
    出了孝期之后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顾忌,黎老太和姜芷芸经常去白家串门,黎老太是觉得他们母子几人同村里人不熟悉想着多照顾他们,姜芷芸则是同白姚氏投缘,两人都生了哥儿,都会做绣活,都识字,虽然以前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容,但是两人就是意外地能够聊到一处去。
    姜芷芸同白姚氏关系好,她名下的两个孩子自然也就经常往白家跑,黎明瑾早就想同白家的弟弟一起玩,堂表哥跟着邢郎中学医术后他只剩他一个哥儿,这下总算找到了机会,两人一个活泼、一个文静,且都识字,拿一本书就能一起玩半天。
    至于说黎明康,可能是因为从小姜芷芸和黎明瑾就教他背三百千,给他说书中故事的缘由,黎明康很喜欢听故事。
    在黎家,故事讲得最好的人是平日里同书本打交道最多的黎明德和黎明礼,在黎明康看来,大哥知道的故事多,三哥说话有意思,每次他们两人回来黎明康都要闹着同哥哥睡。
    可能是男孩和哥儿性格的差异,渐渐长大之后的黎明康不太乐意同黎明瑾和白子怡两个哥儿哥哥一起玩,不过白家有他越来越喜欢的博学多识的天天都能看到的白大哥,他对白大哥的喜爱程度不亚于他大哥和三哥,基本每天傍晚都会去白家玩会儿。
    总之,出孝后,白家从上到下都同黎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30章 搬家前奏
    可能花了也就一个时辰,姜芷芸就和黎明瑾一起收拾好了他们一家四口人这一次去县城要带的行李。
    这时候还冷着,所以他们的行李大多是冬天的袄子和厚被子,春衫、夏衫、薄被那些暂时用不着的,可以等到以后回来的时候再拿。
    收拾东西的活他们母子两人做了,打包这些东西就要稍微费点力气了,黎成石过来帮忙,姜芷芸对着黎明瑾交代了两句,然后就让他们父子两人忙活,她去隔壁把黎明康给接回来,顺便同白姚氏道个别,说说话。
    白姚氏是姜芷芸除了她大嫂姜王氏之外最聊得来的人,她在下河村从小长到大,朋友有几个,但是交心的没有。
    嫁到上河村之后,接触的人大都是外嫁进来的小媳妇,互相之间都有些防着,姜芷芸觉得自己能够遇到一个通情达理的婆母和好相处的大嫂已经够幸运了,根本没有想过在上河村这种地方找到一个能够同她真心交好的人。
    站在白家院子的篱笆外面,姜芷芸轻言细语地问在院子里晒被子的白姚氏:“兰月姐,我家康儿是不是过来找你们志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