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官的脸色微变,含糊道:“是……有个下人昨夜起夜时被雷声吓破了胆子,不小心摔倒在台阶上,因是深夜,又下着大雨,便无人发觉,这才送了性命。”
清平点了点头,署官没想到这么容易便混了过去,心中长舒了口气,却听她道:“带路罢。”
署官面容微微扭曲,勉强笑道:“大人,带什么路,下官不明白----”
她在清平的注视中噤声,随从挺身而出,严肃道:“还用问吗,我们大人要去看那具尸体!”
署官支支吾吾地推拒了一会,终是泄了气,哭丧着脸道:“大人,这人死的不堪,可别污了您的眼呀!”
清平温和地道:“肉身不过是一具空壳,人都死了,这空壳再不堪,还是能看看的。”
署官险些跪在地上,被清平身边的护卫搀着才能立着,待走过大半个行馆,来到后院一处柴房门前,署官捂着嘴道:“就,就在这里。”
随从推开门,柴房中一张木架临时搭起的板床上,一具被雨水泡的肿胀的尸体还在滴滴答答地滴水。
随从目光移到尸体脸上,微微一顿。再转回清平身上,低头请示道:“大人?”
清平踏入门里,便见那尸体从脸至耳只剩一团血糊,眼睛被只剩两个黑乎乎的深洞,鼻子也被割下。署官两股战战,已经语不成句:“大人……莫要……看,不吉……”
清平转身道:“将她带下去歇着吧。”
护卫应喏,带着署官走了。清平站了一会,向一众随从看去,道:“来个胆子大些的,去看看这人嘴里的舌头还在吗?”
今夜的乐安迎来了一场细密的小雨,雾蒙蒙地笼住这座城池,到处都是湿漉一片,这雨不疾不徐地下着,这片繁华之地在烟青色的雨幕中透出一种难言的衰败气息,叫人心生不祥之意。
夜深了,吴钺仍坐在堂上,蒙蒙灯火中她身着一袭织金妆花百褶裙,一块玉玦压裙,裙上绣纹以金线暗铺,花鸟图案随动作时隐时现,华美而矜贵。她的手触及已经冷冰的茶盏,低声问道:“去查消息的人呢,还未回来么?”
站在一旁的管事道:“想是云州路遥,没有那么快。就算今夜回来了,城门已经紧闭,恐怕也得明日方能入城。小姐不如去歇会,明日她们回来了,我再来禀告您。”
吴钺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我今夜便在这堂上坐着,等着她们回来。”
管事瞅了眼她的脸色,咽下了那些劝说的话,走到屋外吩咐下人去上茶,而后站在房檐下静候。
这座老宅,她已经呆了几十年,见过这宅中极为热闹富贵的景象,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不为过。如今夜雨中只见满地冷清,为避祸事,主家几房搬的搬走的走,除却些个下人,宅里已经无多少人了。
细雨无声随风浸入衣袖,湿了的布料紧贴在皮肤上,那种冰冷的感觉直窜心底。下人端来茶,管事伸手接过,茫茫雨夜里传来一道清晰的叩门声。
吴钺正闭目养神,突然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从屋外传来,她睁开眼,见管事匆忙而入,道:“小姐,老祖宗那里派人请您过去。”
吴钺并不意外,取了茶吹了吹,慢慢道:“告诉她我已经歇下了,明日再过去与祖母请罪。”
管事无端抖了抖,压低了嗓音道:“那人说,您的人,现在都在老祖宗那儿----”
一声轻响,吴钺手中的茶盖磕在盏身上,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她的面容,管事只见裙摆上金光隐现。吴钺平静地喝完茶,吩咐道:“既然如此,那便备马车罢。”
吴钺的祖母吴猷是庚子年间的进士,先帝在位时曾授长安令,后调任贺州,在武阳郡做郡长。她从仕五十载,故旧遍布恒、贺二州,退任后离开吴家老宅,住在城南的一处宅院里。
她不喜老宅,曾向女儿们放话,这一辈子为吴家前程操尽了心,不愿再继续背着重担。她无需后人侍奉,只想自己住着图个清静。
这座宅子看起来很小,但进去后才知别有洞天。宅中院落极深,门庭高大。绕过影壁从垂花门中穿过,进到一处院落里,便闻水声淙淙,清脆悦耳。只见院中地上被人凿开,从后山引了活水流入,人行的道上铺了许多鹅卵石,因水汽滋养,院中花树格外茂盛。再往里走,眼前出现了一间极大的宅子,飞檐斗拱,雕梁绣柱,丹楹刻桷,一块匾额上以楷书书就‘清风肃来’四个大字,足显52书库的风骨。
下人侍立两旁将门缓缓推开,吴钺提裙迈入内堂,抬头又是一块匾额,上书‘雅居春晖’。从此堂再入,得见一扇雕花木门,装着彩色的琉璃,此门两次无人侍立,她自己推开门,房中上座坐着一位白发老人,她双眼如炬,显的比年轻人还要精神干练。
吴钺跪地磕头,道:“祖母。”
吴猷已至耄耋之年,因保养得当,丝毫看不出老态。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孙女,见她一身盛装,扬眉道:“怎么,你这是专门与我作对来的?”
吴钺道:“孙女不敢,只是前日偶闻姨母来祖母府上拜会,便知会得祖母召见,这才将这身衣裳换了,不至在长者前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