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页
    陈靖淮虽是北府少监司,但出身低,身后并无依仗,冯家随时都可以杀了他。只是看在王奕的面子上才留了他的命,让他随身伺候王奕。而渭南三贵族之所以留着王奕是因为王奕出身原州王氏嫡系。
    原州与渭南接壤,原州王氏是与黎阳秦氏不相上下的大贵族。若论在朝人脉,王氏隐隐占上风。但因秦氏门风清贵,依旧是当世贵族之首。
    渭南方面试图拉拢原州王氏,便是拉拢不成,至少在跟朝廷对抗时不能叫原州在背后捅刀子。当然,王奕一人之力自是不能左右王氏整个家族,且王氏内部争斗也相当激烈。有力保王奕者,自然也有巴不得王奕死在济州的。毕竟王奕是最有可能接任王氏下一任族长的。
    只是王氏一族流传至今,在面对变故时自有考量。尤其在李淮不遗余力打压贵族的时候,王氏并不愿旗帜鲜明的站在李淮身后。所以便默许了渭南的作为,用王奕作为一个牵引,双方保持一种平衡,又不怕朝廷对王氏发难。
    而王奕满腔抱负,当然不甘就这样沦为三方博弈的筹码,所以在两年前李淮对渭南发兵时他很积极的表示愿意配合。只是渭南方面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朝廷的兵马在宜兰山受阻,又正逢雨季,战事一时焦灼。当时的南梁隐隐也有扣关之意图,李淮迫不得已退兵。王奕也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在济州这几年他也不算全无作为,至少他知道渭南三贵族的联盟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牢靠,一切无非是利益的驱使。王奕既有望继任族长,手里自然有不少暗中力量,在这一二年间被王奕安插在三贵族势力范围。所幸的是冯氏虽困住王奕和陈靖淮,但只要在府城范围内并不会限制他二人行动,只是出入都有人跟着。
    但陈靖淮做了多年的北府少监司,侦察和反侦察能力相对更强,只要他想,随时都能不动声色的甩掉跟着的人,再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他们身边。比如今天,跟着他的人就完全不知道他买了番薯。
    回到府衙,王奕正坐在水榭里自己跟自己下棋。陈靖淮是粗人,实在很不能理解下棋的乐趣。王奕无聊至极时也曾试图教陈靖淮下棋,至少在软禁的日子里能有个棋友。奈何陈靖淮实在不开窍,每次王奕都败兴而归,还要把自己气的少吃半碗饭。陈靖淮每次都无语凝噎,这又是何必呢。
    “……王大人,这就是我跟你说的番薯。”
    王奕终于舍得把目光从棋盘移到陈靖淮手里拎的布兜里。只见布兜里是一块一块带着泥的东西,卖相实在不咋地。
    “就这?”
    陈靖淮点了点头:“我跟那行商打问过,他说当初他买进这番薯种子,一是在象州当地这新种价格十分便宜。二是他打听到象州来的种子是卫氏买进的,而第一批试种番薯的也是卫家的农庄。且试种的农庄又是京里镇国侯府名下的,听说是那位侯府三公子走姜家的路子买来的。”
    王奕闻言摸了摸下巴,道:“凤溪姜氏?”
    “正是。听说姜氏嫡系回归,将家族生意复又做了起来。”
    王奕扬了扬眉:“那位行商倒十分有眼力。若论天下第一商,无人能出凤溪姜氏之右。便是楚末姜氏一族没落,瞧,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其子弟又让姜氏重现世人眼前。”
    说到此处,王奕顿了一下,又道:“只是现今世道飘摇,姜氏这时冒出头来,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陈靖淮瞥他一眼:“王大人还是先想想自己的后路吧。”
    王奕干笑两声,指着那兜番薯:“会做么?尝尝如何。”
    陈靖淮认命的去处理这些番薯,待蒸好后拿来与王奕一起品尝。
    王奕掰开番薯,见里面黄橙橙的,不由得食指大动,嘶哈着咬了一口。入口绵软,细细咀嚼还有丝丝甘甜味道。没忍住便多吃了几个,然后成功的把自己给撑着了,只好起身走了两圈。
    他腆着肚子笑道:“别说,这东西也挺好吃的。”
    陈靖淮跟着点点头,又道:“你若天天吃便不觉得好吃了。”
    王奕嘬了下嘴:“也是,这东西吃个新鲜还不赖,却是怎么也比不上香喷喷的米饭和白馒头好吃的。但话说回来,这番薯既像你说的那般高产,可算是好东西了。至少荒年时百姓也能有条活路不是。”
    陈靖淮道:“早些时候三贵族看不上这东西,只是今秋番薯大丰收,我去乡下时瞧见有冯家的人去打听了。”
    王奕撂下脸,沉声道:“仗势欺人的东西,真是不给人活路。”
    陈靖淮道:“皇上于渭南势在必得,这几年有赖王大人暗中操作,三贵族之间已有裂隙,冯氏只怕也有所察觉。冯家私军军饷多要依赖鹤州和潭州方面,若他掌握了番薯,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鹤州和潭州的辖制。”
    济州冯氏出身将门,原济州督军又是冯家亲信。可以说齐国虽占有渭南,但实际上朝廷对渭南的掌控力很弱,这也是为何渭南能毫无顾忌的独立出齐国。而鹤州袁氏和潭州孙氏支持冯氏也是因冯家有军队。但这两年冯家行事愈发霸道,再有王奕的人不经意的挑拨,三家已貌合神离。若朝廷这时对渭南用兵,胜算还是很大的。
    王奕眯着眼睛搓了搓手指,对陈靖淮道:“这些日子多关注济州方面的动向,该往外透的消息不用顾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