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间院子很大,还很奢侈,头顶上居然是用透明的雨布罩着,所以人在下面,也感觉不到冷。
此刻,院子里正坐满了老人,每个老人边上全都放着一个装满红薯的筐子和一个空筐子。他们正用刀子给红薯削皮,然后将削皮后的红薯放进空筐里。
筐子一放满,就会有人过来抬走称重。
接着,红薯就被抬进另一间空房子里用石磨磨成浆沉淀。
这几道程序已经做了好几天了,叶子衿从定州一回来就开始吩咐人带着干了。
“嗯?”叶子衿一进作坊,就看到陈氏和老爷子居然也坐在红薯堆旁削红薯。老两口身上穿的也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旧袄子,正一手拿着刀,一手抱着红薯在认真削皮。
叶子衿觉得奇怪,是因为她知道老爷子和陈氏身上并不缺银子。
马氏和叶良禄都不是愚孝,他们按照原本老宅子的要求,每个月都会给老宅子那边送去二两银子。现在的二两银子对于叶家来说,或许只是小钱而已,但是对于老爷子两口来说,一个月二两银子完全算得上是巨款。
“那边听说这儿收人进来削皮,没打招呼就坐下来了。”金氏看出叶子衿的疑惑,低声告诉她。
听到门口有动静,不少人抬起头看过去。当他们看到是叶子衿过来,不少人笑着和她争先恐后地打了招呼。
老爷子和陈氏也看到了叶子衿,不过老两口很快就低下了头继续认真削起来。
叶子衿
说实在话,这样的老爷子和陈氏,倒是让她无从下手了。她又不是神经病,真的会和一对老人没事找事闹起来。但要是让她和老爷子和陈氏太亲昵,她同样也做不到。
毕竟骨子里,原主对这对老夫妻是有怨恨存在的。
叶子衿想了想吩咐玉衡,“给他们送去两盒擦手的药膏。”
“是,王妃。”玉衡答应一声。两盒护手的药膏,如果放到市面上,完全算得上是百金,给了老两口,糟蹋了。
不过这话玉衡肯定不会说出口,只要是主子吩咐下去的,别说百金,就是万金,她也会送。
叶子衿进了最后的烧锅间,“将晒成品的红薯粉拿过来。”
金氏听了,亲自过去将红薯粉拿了过来。
“锅里的水已经开了。”夏氏抬起头说。
叶子衿点点头,“很快就好。”
“粉来了。”金氏和几个人抬着几袋的红薯粉过来。
“青山叔你们过来看着。”做红薯是力气活,需要壮力和这边配合,叶子衿特意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过来。
“都围过来。”叶青山吆喝一声。
大家赶紧全都过来站好。
“用沸水浇粉,八成熟以后,顺一个方向揉面,不能有疙瘩,直到不沾手,揉成能拉丝的面糊。”
叶青山等人听了,就将外面的棉袄脱掉,又在盆中反复洗好手以后,四个大汉站在了大盆边上,金氏用瓢舀了热水倒进大盆中,四个汉子相互配合,然后开始揉面。
这个过程算是力气活,纵然是四个大汉,将一大盆的红薯粉揉成面糊后,也感觉吃力。
不过这才是做红薯的第一步,剩下的就要试试漏斗了。
叶子衿让如兰站在椅子上,手里拿着特制的漏斗。叶子衿将一团糊糊丢进漏斗,面粉很快就成丝状往下漏。
“漏丝前先试一下,看粉团是否合适,如漏下的粉丝不粗、不细、不断即为合适。如下条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应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明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漏丝前调粉以一次调好为宜。”叶子衿认真叮嘱大家。
金氏等人听了,连连点头答应。
面糊丢进漏斗,很快下来成了丝状。
“拍打要按节奏来,否则的话,成的丝不均匀。不紧不慢即可,以后你们要找固定的人来培养,算是大师傅了。”叶子衿吩咐。
“王妃,让小人来吧。”一个汉子站出来说。
“小的也可以。”另一个汉子也站了出来。
叶子衿抬头一看,原来是家里的下人,她微笑着点点头,“你们也不必过多考虑,常言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多找几个师傅练手,今年只是开始,明年的时候,才是重头戏。”
两个说话的下人脸色一红,的确,他们是担心家里的秘密被村里几个人学去了。
叶青山几个听了叶子衿的话以后,却深受感动,纷纷表态会认真学,绝对不会将方法外传。
叶子衿听了微微一笑,说实在话,她也不怕外传,毕竟,粉丝的销路以后不会太差,但小作坊出来的话,产量会更低。她的目标是各州的大客户,所以不怕有人和她竞争。
如兰本是练武之人,所以击打什么的,对于她来说,简直是易于反掌。
从漏斗中出来的粉丝,刚开始漏出的时候,显得很粗。过了一会儿,慢慢地变细,落入锅里,就显得特别细。
粉丝落入锅中以后,叶子衿立刻让金氏和夏氏,将粉丝用长筷子夹起,顺着锅台上的皮罩子拖入了冷水中。
然后再换一个冷水桶,直到所有的粉丝能分开,她才让金氏和夏氏用竹竿挑起,然后挂到外面去晾晒。
老爷子和陈氏看到作坊里的人抬出竹竿的时候,吃惊地半点儿没有说话。其他削皮的人也看傻了眼,这些难道全是红薯做成的?咋看着那么像细细的面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