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7页
    暗卫见他进门,便也迅速跑到木板车附近,掀起上面的麻袋一个一个仔细查看,里面都是粮食无疑。
    几个人心中的疑虑更深,又往木板底部看去,被麻袋紧紧压着的木板上,似乎有一些莹白的粉状物,细微不明,几名暗卫心中一动,便用食指轻轻沾了些,放在舌尖一尝。
    是盐。
    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心下了然,又抬头看看江南巡抚的府邸,更是心中有数。几个人没敢惊动府中的人,只悄悄地向凌裕禀告了此事。
    凌裕听后,神色谨慎地来到了温启华房中,将他们今日所见一五一十地回禀给温启华。
    温启华不动声色地听着,忽而唇边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意。
    半晌,温启华方音色沉沉的开口道“知道了。凌裕,你派人去盯着江南巡抚的府邸,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来回我。”片刻,他又叮嘱道“还是那句话,万万不可打草惊蛇。”
    凌裕应允,自去部署不提。温启华目光深沉的望着窗外,唇边冷笑愈深。
    江南巡抚,果真好大的胆子。
    温启华这边已经有了眉目,另一头的司嗔嗔和闵笙也没停下动作。两组分头行动十分默契。
    发现了木屋的秘密后,司嗔嗔与闵笙又寻了个机会偷偷溜到了那里,担心再次发生上次的意外,自回来后温启华便派了两个暗卫暗中保护他们。两人并不知情。
    话说两人神色谨慎的进到木屋里面,仔仔细细搜查了一遍。除了巨大佛像背后的密道之外,闵笙又有了新的发现。
    “嗔嗔,你来看。”
    司嗔嗔闻言走到他身旁,顺着他的目光往墙上的一幅落满灰尘的画上看去。
    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山水画,落款模糊不清,挂在那里似乎有很多年的光景了。
    这幅画在木屋的东南角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与佛像紧邻。
    不过一副画而已,司嗔嗔疑惑道望向闵笙,等待着他的解释。闵笙轻轻抬了抬下巴,示意她注意周围的墙壁。
    这栋木屋有些年头了,房梁和柱子早已斑驳,似乎随时都会因为承受不住重量倒塌下来。屋子四周的墙壁也已经泛黄,角落里铺着几层蜘蛛网。
    然而这幅画四周的墙壁却不是跟其他地方一样淡淡泛黄,反而有些微微发青的颜色,好似刚刷不久。看到这些,吸引了司嗔嗔的注意。
    “这。。”直觉告诉自己这画的后面一定有猫腻,却因为之前吃过亏不敢轻易触碰。转头向闵笙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闵笙看出了她的顾虑,拍拍她的肩膀示意司嗔嗔退后,上前伸手小心翼翼的从墙上把画摘下。
    这幅山水画背后的墙壁果然有一处新泥,四周明显有过搬动的痕迹。司嗔嗔与闵笙四目相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一丝眉目了。俩人合力搬开塌陷处的砖石,墙后露出了一个拳头大的空间。
    窟窿里面赫然摆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檀木盒子。
    闵笙将盒子从墙后小心翼翼拿出来,捧在手上。司嗔嗔一眼就看出了盒子价值不菲,上好的小叶紫檀,一大块完整的雕刻出这个巴掌大的盒子。
    盛装的器皿如此上心,想必盒子里的东西也价值不菲,又或许这里面就是跟走私案有关的重要线索。
    上上下下检查了一个遍,这个木匣子周身严丝合缝,丝毫没有打开的可能。
    闵笙皱起眉头,心里思索着各种可能。司嗔嗔从他手中接过盒子,放在手里掂量了掂量,因为木盒本身的重量,很难判断出里面放了什么东西。
    管它呢,既然让自己发现了这个,其有无视之理?带回住处再做打算吧。
    司嗔嗔用手帕将匣子仔细包好,揣在怀中,嘱咐闵笙再把那幅山水画原样挂回墙上,两人借着月色悄悄回到了住处。
    回到房间,闵笙拿出装有易容物品的小包袱,在里面翻翻找找,片刻后手里捏着一个极细的银针来到桌前。司嗔嗔未曾见过,也并不知晓银针的作用,好奇的等着他下一步的动作。
    第523章 番外:烛台
    闵笙将桌上的烛台拿到跟前,把银针在火上淬了淬,轻捻着针尾将银针从木匣子的缝隙中插了进去。
    手上不敢太过用力,只轻轻挑拨,没多久便听到咔哒一声,盒子打开了。
    司嗔嗔赶忙看向盒子,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叠好的几张纸。拿出打开后赫然写着各种时间所对应的地点与数量。
    两人心下了然,这便是走私的单据无疑了。
    司嗔嗔看后发现,根据单据上记录的时间来看,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两次数量不多的走私官盐记录了,她估摸着凌裕昨日在城门处看到的农夫便是其中一次负责押送的部下。
    而距离单据显示的下一次出货的时间记载,也不过一日了。自己已经掌握了具体接头时间,且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司嗔嗔和闵笙又把盒子原封不动的放回了木屋那幅山水画后面。准备明日守株待兔。
    次日下午,两人早早来到木屋前,四下环顾无人后闪身进了屋内。躲在角落里不起眼的围帘后面等待天黑。
    约么等了三炷香左右的工夫仍不见有人来已经,司嗔嗔困得快睡着了,不停地打着哈欠。
    这时木门发出了轻微的“吱呀”一声,两人同时神情紧张起来,屏息凝视着门口。只见门口鱼贯而入了四五个黑衣人,十分有秩序的来到另一边的佛像身侧站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