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9页
    萧宁上辈子从出身那一刻开始,关于人民的子弟兵,一直都是信赖无比的,百姓相信那些兵,不管在什么时候,一定都会守护百姓。
    “若有熟悉地形之人,望请相助。至于你们,我会派一部分的兵马护送你们到安全的地方,你们到了那里,会有人为你们安排一切,一定会助你们平安度过难关。”死里逃生,背井离乡,一无所有的人,他们不知前路如何。萧宁能做的就是安抚他们。
    “崔尚书,此事交给你。”年轻的崔攸,这一回也跟萧宁一起出征。
    毕竟攻城略地,更需要安民之人,大方向有顾义,一城一地,细节方面,最好的莫过于让跟随的人暂时接手安抚。
    崔攸其实已然为吏部尚书,未及冠的吏部尚书,一众人在看到崔攸之时,内心的复杂自不必言语。
    可是想想崔攸早早追随萧家父女,助萧氏良多,要不是他这年纪不够,入相皆可。
    眼下吧,他得熬着,或许在吏部尚书这位置上能坐个几年,彼时亦或许会有其他的安排。但这年纪,实在是硬伤。
    “唯。”崔攸看到百姓流离,每一个灾民的眼中都失去了光芒,可是随着萧宁的话音落下,失去光芒的双眼恢复了光,望着萧宁充满崇敬!
    “中书令呢?”萧宁这一回出来,既带了一个吏部尚书,更有一个死皮赖脸非要跟她一起出来的明鉴。
    明鉴在知道自己竟然成为了中书省中书令时,瞄了崔攸,颇是心虚。
    此时一群人都在,萧宁就是没有看到明鉴,自好奇明鉴在这个时候哪去儿了?
    虽说明鉴是个没正形的人,但一向做事靠谱,萧宁从并不怀疑明鉴在这事态紧急时跑哪儿去了。
    “中书令在那儿。”萧宁找人,找得挺急的,众人赶紧大帮忙找,一找吧,便看到明鉴正跟人凑一块说话。
    有人想唤一声明鉴,叫萧宁拦下了,“不必惊扰。”
    不着调的人办他的事,自有他的办法,萧宁信得过明鉴。
    果不其然,明鉴小半个时辰后回来,萧宁一直在让人探听水灾蔓延的位置,东拼西凑的,只得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明鉴来了,喝了好几口水,亮出一张纸道:“公主,某弄清楚大致的受灾范围。”
    萧宁正让人收集资料,明鉴亮出来,萧宁一看,不仅是地形标注得一清二楚,就连河流,决堤口都写得极清楚。
    “明中书令好快的动作。”欧阳齐随于萧宁左右,亦出力帮忙,想不到明鉴的动作比他们一群人加起来都要快!
    明鉴不以为然地道:“某比诸位早,看到灾民,某便知公主定赶赴灾区,救人于水火,某思虑公主所需,方有此准备。”
    不得不说,明鉴知萧宁,更能为萧宁早作准备。
    萧宁颔首,明鉴喜上眉梢,被夸了,又被夸了啊!
    “那便事不宜迟,以三万兵马随我入灾区救人。”萧宁仔细看图,立刻决定,马上起兵。
    “公主,救人重,然不可不防曹军。”欧阳齐知人性之恶,若其中有诈,不可不防。
    萧宁回头冲欧阳齐道:“先生所指,我亦明了,然见百姓受难,若见死不救,岂不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  定时失败的一天,我不是故意的~
    第94章 来了都来了
    欧阳齐考虑的是人性之恶,萧宁考虑的是人心,更是其中的真实。
    百姓的生死,至关重要,不可充耳不闻,视若不见。
    “若其中有诈,实百姓之幸也。”萧宁如此道来,欧阳齐把嘴闭上了。
    最坏的可能对天下人而言是一件好事,萧宁如此胸襟和气魄,纵败亦胜。
    “不过,我既要安这天下,同样也不能让这个天下因我的仁慈而叫我的将士惨死。”防是定要防曹军的,不急于趁天灾之时攻入兖州,并不意味着萧宁放弃一统天下。
    百姓要护,暂不攻城略地,只着急于救百姓,这一点与防备曹军并不冲突。
    萧宁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曹军城池接连有失,虽然曹军因为我军损失惨重,可依曹根的兵力,不该让我们如此轻易攻夺城池,城破得如此轻易,正常?”
    问到此,欧阳齐马上道:“诱敌深入,亦或是另有盘算。”
    这样的两个都有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欧阳齐更不愿意,萧宁在这个时候选择倾尽全力救民于难。
    不过,现在看来,所谓的倾尽全力,其实萧宁一直没有松懈对曹军方面的提防。
    在萧宁心里,她比谁都要清楚,曹军是敌人,在他们顾念百姓的时候,不见得所有人都会顾念百姓,放下两朝旧怨,共助百姓度过难关。
    “是以,我领军前往水灾之县村,烦劳欧阳先生坐镇后方,若有任何消息,立刻提醒顾先生。”萧宁想到这一层,是以将后方交由欧阳齐提防,各方齐心,方可共度难关。
    “公主放心。”欧阳齐能得到萧宁的信任,将大事托付于他,萧宁有所吩咐,更是这等关系重大之事,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萧宁立刻领兵出发,有明鉴弄来的图,萧宁有目的性的前往,在看到四处水流不止,房屋倒塌,而其中更夹杂不少的哭声。那是带着绝望,无助,痛苦的哭声。
    “立刻准备沙包,调集船支。”萧宁心下一沉,知这一回的洪灾没有半分虚假,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更让她忧心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