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2页
    “我觉着再留在他身边,实在是太没出息了,何况我与他本就不相配。”苏燕如实说道。“他嫌弃我身份低贱,让我做奴婢,几次骗我伤我,还险些要了我的命。他与我之间,实属恩将仇报,这样没良心的人我是疯了才会陪在他身边一辈子……”
    苏燕如此说着,却又忍不住低下了头,苦笑了一声:“可若是没有他,我可能永远都是乡野里大字不识的粗鄙村妇,他强迫我做尽一切我厌恶之事,却也让我学会了读书写字,见识更大的世面,再不像从前那般无知。换作任何人,都该觉着他是让我脱胎换骨,享尽荣华富贵的恩人。甚至连我都曾想过是不是自己有错,可旁人哪里知道我经受过什么……这又不是买卖,从前待我坏后来待我好,一切便能不作数了吗?我心里过不去,我怨他待我薄情,又怨他高高在上……”
    苏燕说了一连串,也没有管文音元君是否能听明白,至少说完了她心中畅快了许多,就如当日从站在船上看芦花时一般。身不由己,难免己不由心,可她现在已经得到了解脱。
    苏燕喃喃道:“我现在也不想怨他了,至少我学会了读书,我知道世上其实还有很多去处,等攒够了银钱,我便四处去走一走。”
    她甚至有些恶毒地想,像徐墨怀这般整日处理政务,兴许死得比她还早,等他死了她再回去和见一见阿瑾。
    ——
    洛阳的皇家寺庙,从前徐墨怀的父皇派人修葺过,后来他的母亲与长姐死后,寺中一直供奉着她们的长生灯。
    徐墨怀也不知自己为何会突然来到这里,换做从前的他对待鬼神一事向来是嗤之以鼻,更不信苏燕从前口口声声说的阴司报应。如今来此,也是因为那个梦,让他感到自己似乎还能抓住些什么。
    徐墨怀去的时候身边没有多少人,庙里的和尚不知他的身份,他不想被人故意糊弄,看到了一个身着袈裟的和尚,便走上前去想要对方为他解惑。
    那和尚看着年轻,性子也很好,见到徐墨怀以后合掌行了一礼,温声道:“施主有何事?”
    他面色微沉,想到夜里的梦,问他:“敢问大师,人死后是否真的有魂魄,若时刻挂念着已死之人,她的魂魄可会有感而入梦?”
    问这种话的显然不在少数,对方甚至没有多想,便开始给他讲起了深奥的佛法,说起了因果轮回。
    徐墨怀难得耐心地听他说了一堆,却只听到了那和尚说迷执自我,便造种种业,劝他放下执念得到解脱。
    他听完后非但无法感到解脱,心中的郁气反而愈积愈深。
    ——
    回到长安后,徐墨怀召了几个方士入宫。
    那几个方士能卜卦相面,每个人都声称自己能通鬼神。
    徐墨怀看到他们一群人在自己面前信口开河的时候,有那么几个瞬间也觉得自己愚蠢,竟然也会做出病急乱投医的事,可又忍不住抱有一线希望地选择去相信。
    第102章
    一国之君召见方士,在从前并不算稀奇,甚至历任君王都有在宫中奉养方士的先例,甚至许多会赐予官职让他们住在宫里,为他们立浮屠祠,如今许多望族家中也会招揽方士成为门客。
    然而自靖朝开国以来,皇室一直不兴祭祀鬼神一事,徐墨怀一反常态开始召见方士,不由地让人感到古怪。多数人都当他是因之前大病一场,开始寻求强身健体长生久视之道。
    徐成瑾去紫宸殿找徐墨怀的时候,看到他正在与一个头戴莲花冠,身穿鹤氅的男子说话。
    看到徐成瑾来,徐墨怀便挥手让对方下去了。
    “父皇,方才那是什么人?”
    徐墨怀坐在书案前捏着眉心,神色疲倦。“他是方术之士,这几日要在宫中祭祀,好让你阿娘早日回来。”
    尊天事鬼并非恶事,太傅也曾教导过他,只是徐墨怀口中让他阿娘回来让他不解。“可阿娘已经死了。”
    此话一出,徐墨怀猛地抬眼看他,面色变得冷凝起来,就像一只被人挑衅后绷直了脊背的毒蛇,然而仅一瞬又松软了下去,目光看向别处,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死了又如何,朕会让她回来。”
    薛奉是习武之人,并不相信号称服食丹药便能长生的方士之流。他知道徐墨怀多半也不相信,却还是去听取了他们的意见,服用些古怪至极的丹药。
    徐墨怀自然也是半信半疑,方士炼好了丹药送到殿中让他服用,他捏在指尖半晌没有吃下去,而是冷眼望着他们,语气森寒道:“已经有几日了,朕还是不见苏昭仪的身影,倘若朕今夜她不能入梦,朕便杀了你们这群无用之人。”
    此话一出,几人都是面色一白,几乎都要发抖了。
    徐墨怀连怎么处置他们都想好了,偏生夜里的确梦见了苏燕,这让他又将这些人留了几日,任由他们想要什么。
    孟鹤之起初以为徐墨怀宠信方士并非什么大事,然而没过太久,宫中便频繁祭祀鬼神,甚至有方士公然顶撞朝中老臣,这才引起了不满。
    徐成瑾本就在心底怨恨徐墨怀,后见宫里一帮子穿着怪异的人围着含象殿跳来跳去,口中念念有词,看着很是唬人,他去得便更少了。
    孟鹤之去紫宸殿的时候,见到了殿里放着古怪的石头和草木,实在忍不住劝道:“陛下不可轻信方士之言,所谓寻仙问药之事无从考证,若是有心人从中作梗,恐有弊于社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