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页
    负责人眼睛瞪得溜圆,他怀疑了许多人,唯独没有怀疑作为第二批加入的杜哥,瘦猴很是好奇:“那他们为什么不怕你也叛变?”
    “公司是我伯父开的,他说亲戚比较放心。”
    姚良无话可说,这居然还是家族式经营,不过他的运气一如既往地不错,有了这个自曝,事情就变得更加简单。
    总负责人只详细了解这个窝点的信息,除此之外还见过一些高层,有聊天记录,他们这些负责人也有一个群聊,里面交流了许多经验,在姚良看来都是证据和追踪的破绽。而杜哥知道的比较多,他毕竟是组织头目最信任的人之一,内幕消息比总负责人还清楚几分。
    花费了一段时间整理完两人所知的资料后,姚良大致清楚了这个传销组织的规模。
    他们的确非常警惕,如果是相邻的市,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那种,他们只会放一个窝点;他们所在的省有七个窝点,而在外省,他们也有不少基地,除了最高层的负责人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够知晓所有窝点的位置,也不知道所有的人员。
    而据杜哥交代,他们之前也有过被警方抓捕打击的经历,但是由于信息不足,为了避免更多人受害,警方在接警后就迅速出警解救,顺藤摸瓜打掉了一个省的犯罪窝点,但是其他省和杜哥的伯父却早早听见了风声,迅速搬离了原本的驻地。
    成功逃脱法律制裁的他们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等风头过去了之后,又再次卷土重来,直到现在,再次发展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
    也就是说,要彻底打击掉这个传销组织,必须要掌控所有的位置,掌握每个知晓这是犯罪的人员的信息才行。
    姚良将视线放在的杜哥身上,有血缘关系的他,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接近方式,这一点,还需要官方的配合。
    他在心里完善着自己的计划,然后不动声色地回到了房间中,因为“表现优异”,他很快就会换一个住处。
    陶宇槐拉住了他,姚良有些诧异,在催眠了他之后,姚良的重点就放在了如何彻底销毁这个传销组织上,没有怎么关注这位改造对象,他们之间也不是特别熟悉,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找到。
    “有什么事吗?”
    他避开了排队等待洗漱的人,低声问道。
    陶宇槐似乎在做出思想的挣扎,但他沉默了一会儿后还是开口了:“你在想些什么,你之前不是也不相信他们说的狗屁项目吗?”
    这个青年没有意识到自己爆了粗口,他压低声音:“不要再给这些人送钱了,他们说的都是骗人的。”
    这名改造对象鼓足了勇气,试图劝导姚良回到正轨,这让他有些惊讶,陶宇槐应该知道的,他这些话可能会给他自己带来沉重的后果,被洗脑的人可能会直接将他举报给小组长,但还是这样做了。
    姚良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他的语气变得柔和起来:“别担心,我知道这是骗局。”
    陶宇槐震惊地看着他,在嘈杂的声响中,听见对面青年坚定的话语:“这一切会结束的。”
    第40章 第五个世界
    杜爱国有一个充满时代感的名字,在他们村子里, 爱国拥军建国这样名字的孩子一抓一大把, 烙印着时代的特征。然而与有着质朴热情的父母不同,顶着这个名字长大后, 他更想把名字改成爱钱。
    钱是一个好东西,杜爱国并不否认自己一直很喜欢钱,有了钱他可以买更多他想要的东西, 寄回家让父母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他是大哥, 下面还有弟弟妹妹需要他的工资来供养。
    一桩桩一件件算下来都是压在肩上的沉重负担,杜爱国并没有丝毫退缩,可是他发现自己勤勤恳恳累死累活一个月,都赚不到别人老板舒舒服服坐在办公室时一天的收入,一个念头在他心里萌发——他想要做老板。
    定下了这个目标之后,杜爱国却没有选择做生意,也没有选择从包工头干起, 带他出来的老乡走的就是这条路, 但是缺少本金和人才的杜爱国,与一个被辞退的老师一起走上了另外的道路。
    租了一个房子, 然后将自己认识的人带到这个房子里, 说是自己有一个国家扶持的项目, 但是缺少资金,让他们听一听这个项目等等,以此赚取了第一桶金, 随后规模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
    杜爱国最开始并不知道这件事叫做传销,那位因为师德问题被辞退的教师,告诉杜爱国他们所做的是融资,那些人加入进来,就是为了在他们的带领下,用这笔钱来赚取更多的钱,彼时还一窍不通的杜爱国信了。
    但他不傻,相反,他是杜家少有的聪明人之一,他很快发现了不对。比如说,每个加入的人会缴纳1000元钱,当他们带来一个新人的时候,他们会从新人投资的一千元中抽取两百元交给带人进来的那一位,带来的新人越多,收入自然会越高。
    他们还分了等级,比如说业务组长需要拉6个人进组织、业务经理需要发展60个下线,而高级业务员需要发展600个,想一想,要做到高级业务员,他会聚集六十万的资金,然后从中得到十二万,剩下的四十八万,自然归了更上层的杜爱国和那名合伙的老师。
    用六十万去换十二万,这个交易太傻了,但当杜爱国算清楚这些钱以后,他希望这样的傻子越多越好,他并没有什么这样做是在坑人的意识,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如果不是他们,朝亲朋好友借钱肯定还是要还的,这些人也不会得到十二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