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负雪不置可否:“听闻忧思伤人,陶先生,你若是因为我顶撞才生病,我,我,对不起。”
陶九思一度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或者是病弱出现了幻觉,卫负雪原来会说对不起三个字。
苦涩和欣慰,陶九思不知道该听从哪一世的心声。
那边卫负雪又正色道:“那日先生问我的问题,我现在重新回答。”
陶九思示意他开口。
卫负雪:“敌国子民忠于旧主,应当以德服人,以法束之。徒以严苛暴力治之,恐民怨四起。纵使有一时震慑之效,也难以长治久安。”
陶九思怔忡片刻,喃喃自语道:“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卫负雪:“先生,我说的可有道理?”
陶九思望着他笑了笑,无论如何,卫负雪总算明白此间道理,教育也算初见成效,心里很是安慰:“修文德以来之,强大的君王若知道这一点,何须血流千里?”
卫负雪看到陶九思浮上一些笑意,内心大大的松了口气,也回以微笑。
其实,卫负雪并非是想明白了其中道理,只是听到陶九思生病告假后,一整天都心不在焉,总觉得是自己将老师气病,想到那个文弱的书生,会变成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卫负雪不知为何,心里也跟着难受起来。
现在他这么回答,无非是想让陶九思开心而已。
陶九思越想越觉得,改变历史,力挽狂澜,他真的可以做到,笑容也越来越大。
卫负雪觉得这笑容因自己而起,心里也有些触动,这感觉好像小时候唯一那次喝蜂蜜水,一进口便甜滋滋的,很好喝,却舍不得一饮而尽。
陶九思想到什么,道:“殿下且等一下”,转身去了书柜前,左挑右选了几本书:“这几本书你拿回去看,体悟其中道理,我们可一起讨论。”
卫负雪低头一看,《左传》、《战国策》、《汉书》,他明白这是陶九思要教自己读史。
陶九思继续交待:“我有个坏毛病,喜欢往书上涂涂写写,这三本书上也都是我的笔记和见解,大殿下多包涵。”
卫负雪的心里忽然就点起一盏明灯,好像夜行途中,第一次窥见光亮,欣喜温暖。
贴身收好这几本书,卫负雪郑重其事道:“陶先生,谢谢你。”
陶九思点点头,又道:“我休息了一日,精神已经大好,明天一早就能进宫给殿下上课了。现在时辰不早了,大殿下快回去休息。”
卫负雪看陶九思还有些虚弱,也觉得不该在这继续打扰,但心中还有一事未了,故而颇为踟蹰。
陶九思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耐心的等着他开口。
好半天,卫负雪下定决心,诚心道:“先生,那天我也错了。”说罢烛光一闪,便没了踪迹。
陶九思一愣,复又想起他说的是第一次上课时候的争吵。陶九思笑了笑,少年卫负雪虽然暴君本质初现,但还不算无药可救。
“九思,睡了吗?”苏清泉忽然端着药,推门进来,打断了陶九思的沉思。
陶九思问了句大哥好,便乖乖的接过药,一饮而尽。
苏清泉放好碗,扶陶九思躺下,又搬了把椅子坐在他床边,问道:“可好些了?今晚和同僚去吃酒,故而现在才来看你。”
陶九思知道大哥这是有事要和自己说,便道:“已经大好,大哥不必挂怀。今□□堂上有什么新鲜事?”
“新鲜事还真有一桩”,苏清泉立马道:“督察院的孙御史你可知道?”
陶九思点点头:“听说是杜贵妃的远亲。”
苏清泉:“今天听同僚提起,孙御史正在四处走动,大张旗鼓的联合人一起弹劾江首辅。九思,你说是不是奇了,孙御史虽说和江首辅有些间隙,但弹劾阁老可非小事,况且江自横在朝中树大根深,与他叫板,不应该小心谋划,仔细张罗?反倒这样的明目张胆,难道就不怕江自横先发制人?”
苏清泉又叹道:“我看八成是杜贵妃沉不住气,受了人蛊惑。”
陶九思记得上辈子也有这件事,当时江自横一见有人弹劾自己,便去御前嚷嚷着要退休,说他那一把老骨头已经不堪重用,还望圣上体恤。
这皇上哪里肯干?他本就痴迷炼制丹药,堆积如山的政务常常丢给内阁处理,如今内阁首辅要走,一时半会,卫无月可找不出个接班人。于是一再挽留,还斥责了孙御史,发了俸禄。
自打那以后,不偏不倚的江自横,慢慢偏向了三皇子。
如今再想这事,陶九思恍然大悟,孙御史明面上看是杜贵妃的人,实则是三皇子一党,三皇子使了出反间计,好添内阁首辅这么个臂膀。
陶九思知道大哥上辈子和他一起支持二皇子,这事一出,也上表了不少维护二皇子的折子,现在他明白其中关窍,怕大哥也跟着去蹚浑水,关切道:“可是他们也找了大哥?”
苏清泉点点头,他就是想来听听陶九思的意见。
陶九思笑道:“大哥就装聋作哑吧,这件事不久就会尘埃落定,参与进去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
苏清泉想了一会,他不知道陶九思为何得出了这样的判断,但他明白陶九思让他不要有任何动作,那便袖手旁观即可。
于是他想拍拍陶九思的肩头,说自己知道了,让他放心。低头一看,陶九思却已经睡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