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6页
    “朝廷的钱也送来了,下一步是否该派兵去岭南走一趟?做做样子?”
    李煦正好有此打算,“可,名义上拉两万人过去,再送一队人马上船出海,给岭南那边的百姓捕捞点海货过冬,今年这么一折腾,百姓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寇骁坏笑地朝他挤挤眼,“你这是打算先收买人心吧,这样以后剥削起他们来也更顺手。”
    李煦义正言辞地说:“说什么剥削,明明是互惠互利,本王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力赚取钱财,有什么不好?”
    “对对,看看南越的变化就知道了,等冬日闲下来了,咱们到处走走看看,以后每年都走一趟,亲眼看着南越是如何越变越好的。”
    李煦看着他眯眼笑,寇骁此时露出来的神情像极了十几岁淘气爱动的少年郎,计划着和朋友出门郊游,眼睛里都带着光,特别有朝气。
    李煦伸手摸了一下他的眼角,用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宠溺的语气说:“这个点子好,每年走走看看,等以后我能走出南越了,就带你游遍天下,看看这壮丽的河山,体会百姓疾苦,也尝遍世间美食。”
    寇骁扑过去将人紧紧抱着,激动地问:“走一辈子么?”
    “当然。”
    “就我们俩?”
    “那可不行。”李煦趁对方发飙前解释说:“怎么也得带几个随从护卫吧,小刘肯定要跟,贺遵也肯定要一起,否则光靠我俩走丢了都没人知道。”
    “是是,一切听您的。”寇骁高兴地翻了跟斗,然后冲出去喊人来抬箱子,一箱一箱的银子从顺王府抬出去,还在城里绕了一大圈,告诉所有百姓,这是朝廷送来的军饷,为了让寇家军去镇压岭南暴乱的。
    因此一天之内,全城百姓都知道寇家军又要出征了,这次是去岭南,是朝廷要求去的,为此朝廷还给了银子,虽然分到士兵手中的银子不多,但十万两抬出去看着还是很震撼的。
    “马上就秋收了呢,怎么选这时候出去?咱们也腾不出手来给他们做点吃食。”有位大娘遗憾地说。
    “我听说王爷让他们秋收后再出发呢,岭南那边也得抢收啊,这时候打仗,一年的劳动都得白费了,可不能这么干。”
    “那赶紧的,回家带上农具收割去,这几日太阳好,说不定还来得及在他们出征前做几屉新米糕送给他们尝尝,今年稻米收了两季,家里的粮食足足的。”
    只要家里有田的人家,今年的收成都不错,两季稻谷入仓,比往年多了好几倍,虽然粮税交的也多,但每个人都是乐呵呵的。
    秋收这半个月,寇家军的操练地点也换了,五万人马分成好几支队伍,四面八方散开,看到谁家在劳作都帮上一把,尤其是家里缺乏劳动力的,分几个身强体壮的士兵过去,一天就能完成他们他们好几天的工作量,给百姓减轻了不少负担,叫好声一片。
    因此,当寇家军返回军营时,四处都有来送礼的百姓,许多百姓都挑着刚晒好的稻谷来募捐,家里有儿郎入伍的更是给的大方,只盼着孩子在军营里能吃饱吃好。
    要知道几年前,寇家军最穷的时候,一个个都得上山打猎,下海捕鱼,才能勉强吃个半饱,有时候穷的叮当响了,就挑几个刺头山寨打一打,收刮点战利品,否则真有可能饿的要吃土了。
    第218章 相遇
    南越的秋收季一片祥和,这天,一行车队从某个村子路过,见天色已晚,便找了农家借宿。
    车队里有两辆马车,随行的还有几匹矮脚马,十几个护卫,丫鬟奴仆好几个,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行。
    敲开了一间有着大院子的房舍,留着山羊胡的书生礼貌地问道:“叨扰了,我家老爷要去南方,路过此地,想借宿一宿,不知方不方便?”
    那农夫见他们穿着富贵,又言行有礼,便高兴地将人接进院子里,说:“贵客来临,令小院蓬荜生辉,不过家中也只有房屋三间,住不下这许多人,要不分散住到邻里家中可好?”
    “那就有劳乡亲安排了。”书生从兜里掏了一大串铜钱递过去,“劳烦乡亲烧些热水做些热食,我们夫人小少爷一路劳累,想用些热的。”
    “这您放心,一定给您办妥,也正巧遇上秋收过了,家中存粮有余,您就是想吃白米饭也是有的。”
    “之前一路走来,就见到处是丰收景象,给老乡贺喜了。”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衫的青年走上前说道。
    那农夫哪见过这等俊朗的公子哥,顿时笑开了花,“哟,这位一定是贵人老爷,真是玉树临风,不知几位打哪来到哪去啊?”
    青年笑着反问道:“老乡的官话说的很好啊,我记得以前这一带只说方言的。”青年又用方言说了句话,对方立即接上了,用方言说:“原来真是老乡啊,如今南越人人都得学官话,这是顺王规定的,学会了能有奖励呢。”
    提起顺王,青年眉眼都带着笑,“原来如此,此项政令极好,多年未回来,南越的变化真大啊。”
    “这算什么,您再往南走一段,路过那卢墩、桃源二村,变化才真叫大呢。”
    “哦?为何?”
    “自打这两个村子种了王爷给的辣椒和棉花,可富了,明年我们家也打算多种十亩棉花,一年的进项能给家人多做几套新衣裳呢,存几年钱就能起几间大瓦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