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不是你父亲希望看到的。”卫老太君当年就是这样告诉卫儒的:“天下乱了太多年了,百姓盼着安定也盼了太多年了。你忘了那遍地饿殍,苍夷满目了么,还经得起再乱一次么!况且蓝用已死,死无对证。如今满朝文武又对李瑜十分满意,你若兴兵,便是逆贼!”
所以卫儒只能继续当他的镇国侯。
“你说这是不是报应呢。李瑜为皇位设计杀害兄长,李瑜的儿子们也为了那个位子自相残杀……”
卫昭看着父亲,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在父亲沉稳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满目疮痍的心。
“其实公子失踪,朝中不是没有人怀疑过李瑜。但李瑜对待齐王旧部礼遇有加,从不打压。齐王唯一的女儿福荣公主也很受李瑜疼爱,一生富贵。我卫家,韩家,鲁家无一不手握重兵,李瑜却从未动过收回兵权的意思。至少表面上没有露出分毫。也或者说,他在利用我们这些武将震慑旧贵族。”
“但从李淮登基后,他却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卫家。”卫儒轻笑一声:“当年蓝用找上侯府,若有心去查并非查不到痕迹,李瑜也许早就动了灭卫家的心思,只是还来不及动手,他的儿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要取而代之了。李淮一向多疑,他又娶了淑宁,如果淑宁诞下皇子,有我卫家支持,皇子地位稳固,李淮的位子可就悬了。”
“他能做弑父杀兄之事,自然也担心他的儿子会做同样的事。所以他不会让淑宁再有孕,甚至目标明确的除掉卫家以绝后患。”
卫儒取下落雕弓,将弓弦拉满,然后突然放开手,空弦在半空中迸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无论他如何做,为父只要你记着:镇国侯府,镇国家,安天下。”
————
不知不觉中,天已暗了下去。
李淮狠狠的攥着荷包,幽兰草被捏的粉碎。药性没有失效,那么皇后的孩子是谁的!他面容狰狞,恨不得立刻冲到永宁宫去质问那个女人:为什么要背叛他!
殿外风声大作,檐角悬挂的宫铃叮当作响,黑夜寂寂。
皇城大街上响起急促的马蹄声,风在街口打着旋儿,卷着浓重的血腥气。
“——八百里急报,济州段水路被填,渭南三州拥兵自立!”
李淮怒火攻心,咳出一口血来,鲜血喷溅在绣着兰草的荷包上晕染开……
第二卷 完。
第101章
凤溪姜氏在楚时乃东南首富,但族中子弟却一向奉行节俭。为了不使诺大家业被后世不肖子孙挥霍殆尽,姜氏第一任族长立下规矩:族中子弟成年后,公中每月只发放例银二两。但族中各产业会提供就业机会,勤者多得。
后一任族长继任后又行补充:不限制族中子弟发展,若子弟有外出谋生者,族中一并发放份银作为起步资金。
也因此,姜氏历经百年,祖业非但没有被挥霍,反而愈发欣欣向荣,产业遍布东南各地,并逐渐向北方蔓延。族中子弟擅经商者如过江之鲫,姜氏枝繁叶茂,以商人之家跻身贵族行列,足见姜氏之盛。
姜氏富可敌国,行事却沉稳低调,东南官场敬姜氏族风,少有盘剥欺压者。然自楚未帝起,国力渐衰,贪官污吏横行,姜氏不得不收缩产业以避锋芒。
楚未帝南逃至南郡,荀皇后贪姜氏之财,强硬赐婚姜氏族长嫡女姜苑与荀氏嫡长子荀渊。姜族长恐祖宗基业毁于一旦,赐婚懿旨一下,便着手将族中产业分出,令子弟自行离族,向北谋生。
姜氏发展百年并非不经世事,然每次都能从祸乱中走出来,所仰仗的就是家族的良好风气以及族中子弟的团结。但楚国日薄西山,荀皇后狠辣,楚未帝骄奢淫逸,后面还有梁王虎视眈眈。若保姜氏基业,最好能择一方势力依附,然不论楚帝还是梁王皆非乱世雄主,姜氏一族不愿就此俯首,只能分族以保火种。
后楚覆灭,梁王侵占碎雪关自立南梁,凤溪姜氏被洗劫一空,然所得钱财不过十之一二,南梁王大怒之下,血洗姜氏全族……
每每思及此,姜氏都如同被针刺了心口,说不出的疼。
“身为嫡支子女,没能替家族分忧解难,这么多年又过的糊里糊涂,一心只想找回自己的儿子。姑姑是个不肖之人。”
姜敏之忙安慰道:“姑姑千万别这么说,若非为了家族,姑姑岂会被嫁到南郡荀氏去。姑姑在荀氏那几年努力替家族周旋,如果不是这样,祖父又哪有时间安排族中之事。”
姜易叹道:“只是可惜我们终究辜负了七叔公心意,没能让姜氏恢复从前的鼎盛。”
姜氏轻轻拍了拍他的头,柔声道:“那些年楚国遍地战火,盗匪四起,在外跑商的子弟日子都不好过,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族人飘零,尽管父亲将产业分出,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过勉强糊口罢了。”
姜氏一族的核心产业是丝绸和茶叶。在东南有大片的田地山地种植桑树和茶树,姜氏的茶园在当时不知有多少人垂涎。姜氏覆灭后,核心产业也跟着消亡了。只有在外站稳脚跟的族人们日子还算好过。
姜敏之是嫡支仅存的男丁,姜氏被灭时他随几个族兄在外闯荡,手下经营两个茶园,这些年也渐渐在涪州有了立足之地。奈何涪陵堰决堤,茶园被毁,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我和易堂兄侥幸活下来,便跟着流民一路向盛京走,承蒙小霍掌柜赏识,我兄弟两个不至于没了活路。谁想到柳暗花明,竟有幸找到了姑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