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个时代,有银子就好办事,他现场拟了他和崔书宁两个人的庚帖,并上带过来的一纸婚书,由官媒的人带着去郡府衙门一并在户籍管理的主官处登录了信息。
欧阳简跟了他一路,全程瞪着一双懵懂又好奇的眼,却不时露出被雷劈的表情,愣是眼睁睁的看着他轻车熟路把这一整套流程走完。
这操作要多骚有多骚,不知道常先生和小元如果在场会作何感想,反正欧阳简被狠狠刷新了一波认知,蹲在衙门门口撒喜糖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脑子飘的哦……
直接飞升都可以了。
庄子这边也没出什么乱子,最开始过来交粮的一批人是有十来户最终还是被崔书宁的警告给镇住了,思来想去不能冒险,如数上交的。
因为没有亏心,所以也不需要藏着掖着,庄头带人亲自查验了粮食的成色,把斤数和成色好坏一一记录。
又因为有这些人临时反悔了,那些心里有鬼的人终究也是心里不安生的,怕与这些人一起交粮,一眼就被看出来数量上有猫腻,所以有些人虽然也早早的来了,却又畏首畏尾的躲在后面,等到那批良心发现的人走了之后才硬着头皮陆陆续续上来的。
本来都还忐忑,怕东家当场发飙要跟他算账,结果却发现居然完全没事,和前面那些人走的一样的程序,交了粮食,当面确认质量和数量,然后记录在册,他们画押之后就能离开了。
于是大家就越是信了吴大勇的话
这位东家不差钱,又心善,根本不会跟他们计较农田里的这点粮食。
所有人都松一口气,消息传回村子里,那些还躲在家里观望的人胆气就越发的足了,赶紧准备了粮食送过来。
如此,这个收粮的过程就甚至比崔书宁预期中的都要更顺当许多。
那位姓李的账房先生是辰时过半才满头大汗的赶来的,却一脸的喜色,原因无他,他媳妇的肚子昨天后半夜刚好有了动静,因为是第一胎,生得有点艰难,一直折腾到今天早上孩子才落了地,母子平安,是个大胖小子。
所以李成兴过来的时候还顺便提了一篮子喜蛋,乐呵呵的给大家分了,还一气儿塞了六个给崔书宁。
崔书宁虽然过来已经有几年了,但依旧用不太习惯毛笔,既然他来了,就准备功成身退了,结果李成兴刚得了儿子,太激动,拿着笔手都不停的抖,没办法,崔书宁只能继续坐在案后记账了。
李成兴在旁边帮忙看秤。
一篮子鸡蛋被一群糙汉哄抢一空之后,就有人发现他篮子底下还有七八颗用红纸包着的糖果。
有人拿来吃,又随口打趣:“哦,老李你够大方啊,生了儿子不仅请大家吃喜蛋还分糖呢?咦?这还是刘记的,城里最好的糖果铺子,这可不便宜啊。”
李成兴一拍脑门,于是就和大家说起城里今天的热闹:“我哪有那闲钱啊,是城里有人说亲办喜事,包圆了刘记铺子所有的糖,在衙门门口发呢,认识不认识的,见者有份,我顺手抓了他一把。”
糖只有几块,肯定就不够分了。
一群人又是一番哄抢,有人抢到了吃在嘴里又反应过来他说法不太对:“你说城里有人办喜事,发喜堂怎么会在衙门门口?不该是在喜主家门口么?”
李成兴道:“不是成亲,是立婚书过手续呢,好像说是成亲的吉日还没挑好,反正立了婚书,上了衙门的户籍就算一家子了,有钱人家不差银子,也是图个喜庆嘛。”
红白喜事是这时代的人最看重的,婚礼仪式被看得很重要,一般宴客和撒糖都是在婚礼当天的,当然了,崔书宁在京城的时候也不是没见过有些勋贵人家过三书六礼的时候轮番发一遍喜糖的。
她也没太当回事,就当个八卦听了,和众人一起瞎乐呵。
徐先生也好奇追问:“是哪家办喜事啊?”
这么大手笔,绝对得是城里的大户人家。
“哦,那我可真不认识。”李成兴道,“以前没见过,不知道是新搬来的还是我眼拙,以前没机会遇见……”
一座城,说是不大,也不算小了,每个人都为着生计奔忙,基本都是围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打转儿的,不认识并不奇怪。
一群人边干活边说说笑笑的,气氛很好。
沈砚主仆俩是临近中午才回的,欧阳简的马背上挂着半筐二三十只烤鸡,沈砚那里带了个大食盒,是他单独给崔书宁带的午饭。
“哟,有肉吃!”有人鼻子尖,跟着崔书宁护卫都知道她和沈砚大方,一筐烤鸡带回来肯定就是犒劳他们的,已经有人闻着味上去疯抢了。
沈砚提着食盒翻下马背,径自朝崔书宁走过来。
当时现场的气氛好,崔书宁正在和旁边的徐先生说笑,欧阳简这时候再看她笑得灿烂的一张脸,突然就不觉得她有糟蹋沈砚之嫌了。
毕竟……
遇到沈砚这样不讲武德的,这女人也是够惨的。
他盯着崔书宁,真是同情的恨不能走上前去昂首挺胸的指着她的鼻子告诉她:喂,女人,你都已经有夫之妇了知道咩?
你还对着别的男人笑?你怎么笑得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176章 我家夫人
欧阳简虽然想不通沈砚是怎么拿到有崔书宁签字画押的婚书的,但是沈砚“偷偷摸摸”背着她一个人去办的户籍登记,他就无比确信沈砚这一纸婚书绝对不是通过正规途径搞到手的。
--